走过心灵那一端

第 11 部分

憬愕目浣薄?br /
于是,建刚只好把扁担放到肩上。弟兄俩勇敢地抬着草爬上了山坡。
坡上都是白灰s的石砾,很滑,边走边必须选择落脚的位置,选不好位置,轻者滑一下,重者会摔倒。与此同时一只手要扶着肩头的扁担,以防扁担滑脱。走在前边的建刚还得用另一只手,适时抓住坡上的灌木丛,借助向上拉力,拉动后边的建诚,而建诚不但要支撑往后倾的重力,还要借助弟弟的拉力,巧妙地推动建刚,俩人要在巧妙的推拉中完成爬坡的过程。
眼看要爬山梁顶了,这时,建英已返回来接应弟兄二人了。建刚摇着手说:“不要下来了,我们能行!”
很明显他是在逞能,因为兄弟二人已气喘吁吁,腿都发抖了。
这时,建刚话音刚落,一个石台绊住了笸篮,建刚在前边晃了晃,急忙抓身边的青梢丛,没想到抓住了青梢丛里的圪针,手被扎疼了,一松手,便向后退了一步,这时,建诚双腿发软,根本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重压,随着建英一声惊叫,弟兄俩连人带草就滚在了坡上。
草与人一起翻了几个滚,滚入一条水沟里,草捆滚散在坡上。
弟兄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几乎把吃n的劲儿都使光了,但还是遭到了挫败。建诚浑身像散了架似的躺在沟里,连说句话的劲儿都没了。建刚在突然的事变中忘记了手疼,也怕哥哥责怪他、骂他,于是,偷偷看哥哥的脸s时,只见哥哥的脸上滚满了泥土,那泥土是由于脸上的汗水与地面的沙土结合而产生的。
“哥,二哥。”建刚委屈地唤着,想用委屈的低唤,唤起哥哥对他的原谅,当建诚侧过头看到离他不到三米远的建刚时,建刚笑着说。“哥,看你活像个土地爷。”
建诚被弟弟那憨厚纯真的笑感染了,弟弟的脸上也是花花土土的一付惨象。建诚心里一热说道:“看你活像个猛张飞。”
弟兄俩躺在沙土泥水沟里,忍不住大笑起来。谁也说不准他俩为什么而笑。
然而,这也许是贫穷人家早熟的孩子们身上独特的笑、倔强的笑。他们又饥又渴,浑身无力。然而,他们孤立无援,不能求助于父母、他人,更不能求助大地、天空、y光和空气。他们是贫穷的张鸿远的儿子,贫穷的父亲j给他们贫穷的人生,j给了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为自己的生存和成长,为争取自己的那份份额的观念和勇气。他们必须像原野上挺立的野草一般,依靠自己的拼争顽强地迎着风雨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字眼:用双手去劳动。在遇到难题和挫折时,只有一个字:拼。他们只能靠拼体力、拼耐力、拼机智、拼头脑,同时也拼微笑。
微笑常常是唤起力量和勇气的引线。微笑是他们战胜饥饿、疲劳、孤独、痛苦的灵丹妙方。
谁最会笑,谁就是生活的强者。
十点半左右,随着建刚一串串喜悦的呼唤,弟兄俩摇摇晃晃进了畜牧股。
然而,张鸿远顾不上欣赏儿子的欢悦。割草的人们大都回来了,有一部分已验收过秤完毕,有的人还等在窑d门口。建刚挤进去,拉拉父亲的衣襟说:“爹,我们回来了,爹。”
张鸿远顾不上跟儿子说话,刚过完海顺的一担青草。这时,桂芳已将她的担子搬上了秤盘。桂芳那胖墩墩的像个秋天熟透了的大南瓜的脸上浮着油亮亮的汗水,她催着喊道:“姨夫,姨夫,给我过过。”
张鸿远也没有搭理这位胖乎乎的远房姨表外甥闺女,他盯着海顺从担子里搬下的每一捆草,看着一捆捆并排地立在东墙下。
东墙下已立满了几乎是一般般高的草捆。绿油油的草堆上缀满了一簇簇野花,尤其是枝g修长的山黑豆,开着鲜艳的桃红小花,多枝多叉的水蒿上金s的小黄花挤成了一团,分外显眼;偶尔草捆中也会探出几朵牵牛花粉红、花白、青紫、桃红s的不同的面孔,活像一个个唱戏的,亮相的脸谱;圆突突的刺青花虽然也有红艳艳的s彩,不过,想到她浑身的青刺儿就让人讨厌。幽暗的窑d里弥漫着青草和花朵的芳香,那是一种让人神情爽快、健康、丰美的浓香。满身汗湿的孩子们几乎忘记疲困和饥饿,沉浸在了大自然给予的最高洁的安慰和分享之中。
好容易轮到了建英和建诚。在几十双眼睛的注目下,张鸿远报了斤称:“一百二十三,扣皮四斤,净重一百一十九斤整;九十八斤半,扣皮一斤半,净重九十七斤整。张建英,青草七九一六,共计二百一十六斤。”
张鸿远在给女儿和儿子的青草过秤时,有意打高秤砣,为的是人周围是人们死心塌地地知道他是秉公办事,决不徇私枉法,尽管如此,周围十几双机警的小眼睛总是耐心地,以高度的警戒感监督完全部过程,当然也要亲眼看到张鸿远将所报的数字记在账上。
听到父亲喊出:“二百一十六斤”姐弟三人脸上同时泛起了喜悦的笑容,今天,他们创了最高纪录。而且畜牧股今天收回的青草也创了记录,院子里都摆满了。
午饭后,从东南天空涌起了大团大团,如奔马、如长龙;似猛虎、似雄狮的云彩,要下雨了,暴雨。张鸿远心里惦记着院里的青草,只好牺牲午休,领着建诚和建刚去畜牧股搬草去了。
畜牧股里,拐三狗结记着院里的牛犊,早早地给小牛披上了雨布,青草已搬进窑里一少半儿了。
张鸿远望着一跛一拐往窑d里抱青草的拐三狗乐了,调笑道:“呵呀,这年头,怎么老是腿短的人比腿长的人跑得快。”
拐三狗跟张鸿远说笑惯了,便顺口回应说:“你这顶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腿长的人g坏事跑得快,敲寡妇门、挖绝户的坟最合适;剩下吃苦不落好的事儿,就只好有这些腿短的人g了。”
“什么?”张鸿远一边提着草捆一边故意问道:“夜里黑夜有人敲你老婆的门来?谁?你老婆给人家开门了是不是?”
拐三狗被张鸿远轻描淡写饶了进去,一气之下去看牲口去了。
老天非常钟爱这个朝鲜战场打伤腿的拐子,赐给他一位精g、水润、修长、白净又和顺的女人。这个女人从不与拐三狗顶嘴争吵,更不与邻居生气拌嘴,平r总是面含微笑,语气和缓,而且她炒的灌肠是村里一绝,于是人们称她“一品香”。一品香为拐三狗生了两双儿女,一个个男俊女娇,聪慧有礼。拐三狗视自己的老婆如观世音菩萨,容得别人取笑他,却容不得别人取笑自己的老婆,因为张鸿远说话惹着了他的大忌讳,当然不高兴了。
张鸿远气走了拐三狗,便和儿子们将草捆搬回窑内,刚打发儿子回了家,暴雨便劈头盖顶泼洒下来。于是整个村庄、山野被“哗煞煞”的雨声覆盖了。雨声,急一阵缓一阵,仿佛一双神秘的手c纵着巨大的音响,那双手在朦胧混沌的雨帘后面反复拨弄着,卖弄着那无所不能的洒脱豪放的才情。山梁,翠绿的高峰,高入云端的高压线铁塔,庞大的古松,都仿佛不复存在了。
人,能目睹这无边无际的雨幕的人,仿佛与雨水中颤栗着的小鸟儿一般缩在旮旯里;甚至连鸟也不是,而是一粒尘埃;甚至连尘埃都不是,而是雨幕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丝声音;或者是被雨水同化了的一点和声;甚至连和声都不是了,只有雨。雨使世界消失,一切都会在雨中消失。
雨是大自然的伟大作品。真的,只有大自然才有如此气度与风格。
张鸿远躺在潮湿的、旱烟气和沤发了的马粪味特别浓厚的土炕上,头脑渐渐变成一片空白,随后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暴雨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苍蝇们都纷纷拥挤进了屋里,闹嚷嚷地搅扰着张鸿远,尽管如此,他还是躺了三个多小时。
天s要临近黄昏了。突然,堂弟闷颅的儿子丑娃挑来了一担青草,张鸿远见青草是雨后收割的,水分大,夹带泥土多,这种草牲口不爱吃,而且吃了容易坏肚子,而吃不了容易霉烂变质。张鸿远范了愁。
丑娃说:“大爷,这草是上午割的,没有来得及送来,在院里让水淋着了。收了吧,我爹说能收。”
张鸿远知道,丑娃这话是他妈秦花妮教的。那草明明是雨后割的,有明显的夹带泥土的痕迹,不过,张鸿远见只有丑娃一个人,犹豫了一下也就收下了。丑娃刚刚卸了草担,从畜牧股前的小坡上又走来六七个人,其中有建英和建诚。原来姐弟俩见丑娃和桂芳都趁着雨后割草去了,便也动心了,跑到村西的柳沟南坡割了七八十斤草。
张鸿远心里“咯噔”一下,生气了,冲着建英和建诚骂道:“谁让你们割这草来,这草牲口能吃?妈的,越大越不懂事儿了,给爹爹把草扔了!”
建英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吐了吐舌头,冲着桂芳做了鬼脸,没吱声儿。建诚却生气了,他没想到父亲会收下丑娃的草,而拒收亲生儿女的草,便愤然地说:“丑娃哥的草能收,我们的就不能?”
张鸿远没想到儿子会跟他顶嘴,一瞪眼骂道:“你小子说什么?丑娃的草是上午割的,知道不?快滚。明天你别去割草了,真你妈不懂事儿,快滚走!”
建英拉建诚走,建诚甩开姐姐的手,一口气将七八捆青草“嗵、嗵、嗵”扔到了院子里的积水中,扔罢草气鼓鼓地出了畜牧股。
建诚“嗵、嗵”的扔草声,仿佛一把小而有力的锤子打在张鸿远的心上。张鸿远惊呆了,心中不能说百感j集,至少也是多感j集:吃惊、恼火、担心、沮丧……反正自己也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却说丑娃喜滋滋地回到家,将张鸿远如何收他的青草,如何大骂建英和建诚的情形,给秦花妮学了一回,秦花妮认真听罢儿子的叙述之后,一言未发。
晚饭做好了,闷颅第一个坐在炕桌旁,当然是一如既往、坐在地下下首的长凳上。晚饭通常是一锅熟的混锅汤饭,而且总是将锅端进屋里才往碗里盛饭,所以闷颅总是习惯x地第一个坐等开饭。然而,今天是闷颅的生r,早饭和午饭是在煤窑吃送饭的,晚上秦花妮特意做了捞碗面。
丑娃端进一海碗捞面条送给闷颅。闷颅微抬起头,眼光艰难的越过他那高高的黑亮亮的鼻子,惊疑地问儿子:“我的?”儿子没有吭气,他又问道:“是我的?”儿子皱皱眉似乎有些不耐烦。他又问道:“是不是我的?”
“吃吧,真是的。”坐在炕上的猴三张有生恶狠狠地说道。“属驴的,连驴都不如!”
猴三后一句话是看着丑娃走出家门时骂的。
闷颅从猴三骂他的话中确认这一大海碗面条是他的时候,猴三的责骂只起到了提醒的作用而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喜悦之情。他咧开嘴要开始微笑了,可是,那笨拙的口角不由自主地淌出了一股傻涎水,涎水下就是那碗面条,闷颅不知是该阻挡涎水流入碗里呢,还是该移开碗避开涎水,正当他选择用手阻挡涎水下淌的时候,涎水已落入碗里了。这时闷颅不知是仍在继续刚才没有笑罢的微笑呢,还是为刚才没有成功地阻挡住涎水下淌而抱歉,他终于笑了出来,像个出生的婴儿似地,不知为何而笑了。
“夜里黑夜,我没有做好梦,今天怎吃这么好的饭?我到底做了什么梦啦?”闷颅说道。
闷颅的话,被刚刚走进门来的秦花妮听到了,她放下大锅,骂道:“活你妈的忘了死啦!猪脑子,自己的生r也记你妈x不得?吃哇。你妈x的,是不是怕吃下去得了噎病?梦,你还会做梦,下一辈子再做吧。下一辈子让你爹妈好好把你做一回,你再做梦吧。”
闷颅挨了一场如刀似剑的责骂,这才尽情用心对付那一大碗面条。看他那一张如同老黄牛倒嚼的大嘴巴,鼓胀胀的,仿佛口里面嚅动着的不是香喷喷的面条,而是秦花妮身上那些看不够亲不够的无限柔情。闷颅一边缓缓地品味,一边以极虔诚的目光悄悄地看着秦花妮,那是一种近乎大街上小偷们捕捉目标的目光,那是一种特别的假象—— 一种毫不在意的假象,掩饰了的极其贪馋极其机警的目光。
然而,此时的秦花妮专心一意地吃饭,一付大义凛然,神圣不可轻侮的形象,根本不在意闷颅以什么目光看她。
她此时心情有点不平静。她绝没想到,自己一向憎恨的张鸿远,会不收自己子女割的青草,而对丑娃却另眼看待。本来,在丑娃担着青草去畜牧股时,秦花妮准备着一旦张鸿远拒收丑娃的青草,那么她要跟这个大伯子不惜撕破脸皮g一架,要彻底打垮这个清高的大男人,要利用这次设的棋局斗败张鸿远。她已成功地——她自认为是成功地挑起了张鸿远和张鸿志兄弟反目,张鸿志过继张鸿远的儿子的计划破产了。秦花妮必须乘胜追击对张鸿远彻底打击,斗垮张鸿远从而实施她的下一步计划——那就是将自己是三小子过继给张鸿志。
秦花妮埋在心中的谋想早在三年前就成熟了。她有三个儿子,而只有两眼正窑、一间小偏房。凭张鸿福的本事和能耐,怎么能娶得起三个儿媳妇,怎么能给三个儿子安家?当张鸿远和张鸿志敲定过继建猛的计划之时,秦花妮突然萌发了灵感——为什么不能将她的三小子过继给张鸿志呢。她的三小子不也是张鸿志的侄子吗?不就是多隔了一n吗?不都是张家的后代吗?三小子一旦过继给张鸿志,不但娶媳妇成家没问题,张鸿志那三间正窑,一大串院子不都是她秦花妮的了吗?
秦花妮也却有展宏图谋办大事的气度,不露声s,捕捉每一次机会,捣毁既成的事实。现在要展开第二阶段攻势,她必须整垮张鸿远,因为秦花妮一旦要将自己的三小子过继给张鸿志,那么张鸿远肯定是个最大的障碍。
然而,秦花妮失算了。她没有想到张鸿远心地坦然,不但没有为难她的儿子,而且格外偏爱了她的儿子,刹那间,秦花妮闪过一种对张鸿远的感激之情。但是,突然涌起一股可怕的羞耻感,无情地撕碎了她那一点点不值钱的感激之心。她为自己那一点点感激之心无地自容,仿佛她与张鸿远偷情而被人发现抓住了。
不过,尽管她打消了对张鸿远的感激,但是事实还是对她产生了影响。她觉得心中有一种愧疚不安之感,只不过是不愿意、而且似乎不敢正视这种感觉。她隐隐约约预感到有些地方做的不恰当或是有什么不祥的事要发生,可她不愿意再去深想了。接着她突然想到今天是老头子的生r,也许是老天爷在暗示她应该给老头过一个体体面面的生r,让老头尝一尝温暖和亲柔吧。
于是吃罢饭,闷颅准备回正窑里睡觉时,二丑小告诉他说:“我妈让你去小东屋睡,一会儿建诚哥要来咱家睡,他家来了戚人。”
张鸿远家的孩子们到闷颅家借宿并不稀罕。闷颅哼哼一声,按吩咐就去小东屋了。
其实,今天张鸿远家并没有亲戚,建诚也没有借宿,那不过是秦花妮遮孩子们的耳目的一个花招而已。停电了,屋里黑dd的,闷颅爬上炕已嗅到了秦花妮身上那温馨的r体的气味,接着她那双多少有点粗涩的手探到了他那布满r疙瘩的肌体上,闷颅的头“轰”地一下,燃起了一股烈火,疯也似的扑了上去。
第二天,秦花妮没有起来做早饭,说是病了。其实,她一晚都没有睡着,可怕的闷颅不歇气地揉搓她。天快明了,闷颅才住了气,他毫无倦意地起床叫了五更,秦花妮这才进入甜美梦乡。
不过,这个晚上无法入睡的人不是秦花妮一人,还有一个张鸿远。
张鸿远骂走了儿子建诚。建诚一怒之下摔了草捆。儿子的恼怒令张鸿远感到震惊。儿子向张鸿远抗议,张鸿远敏感地意识到了突如其来地挑战。吃过晚饭,张鸿远安慰了儿子几句,并给儿子做了一番解释,未曾想儿子又跟他吵了起来。
“丑娃哥的草也是雨后割的,我和我姐都是看到他割草,才去割草的。”
张鸿远急了,没想到儿子这么倔。他讲了一番先人后己的道理白讲了。
他知道自己在收丑娃的草的事上犯了原则x的错误。他一时犹豫,丧失原则,草草收了丑娃的草,但没想到,图省事做好人,竟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他无法给儿子讲清当时的真实想法,只是希望讲一顿道理,儿子不吭气,他也下了台阶,没想到儿子不买他的帐。
他火了,提高嗓门说道:“不是给你讲清了吗?爹骂你是给别人听,不收你的草才能拒收别人的草。你怎这么死脑筋,一点也不理解大人的心?你丑娃哥的草不像是雨后割的,爹是g什么吃的!谁敢糊弄我。”
建诚见父亲生气了,只好低低地回了一句:“不对。”
“胡扯!”张鸿远简直气炸了,吼道。“我真想搧你两个巴掌。你怎么这么死脑筋,不开窍!”
建诚委屈地流泪了。
幸好是黑夜里,没点灯。黑夜给建诚壮了胆,敢于回父亲几句话,要在白r里面对父亲,可不敢多说一个字,同时黑夜也掩饰了建诚那可笑的眼泪。建诚憎恨自己的泪水,但又不知该怎样理解父亲的心。父亲的话让他似懂非懂,他反而觉得父亲应该理解儿子的心,为什么父亲到现在都不明白当儿子的意思。
父亲一阵雷霆之怒后,建诚沉默了。沉默达到了张鸿远的目的,不过那是形式上的目的。因为此时的沉默是一个表面的顺从,是一种弱小力量对强大力量的屈从。
建诚害怕父亲。这种恐惧感好像不是来自于对父亲本人的恐惧,而是来自一种无形的巨大人生背景的恐惧。建诚一直觉得父亲是爱他,也爱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而当父亲的身上一旦出现那种让他恐惧的感觉,便觉得父亲已不是父亲,而是某个不可亲近、不可理解、不可抗拒的恐怖势力了。
当建诚去南窑睡觉之后,张鸿远躺在炕上久久不能成寐了。
儿子的沉默反而让他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张鸿远似乎意识到儿子的沉默不是顺从的表示,而是一种对抗。当然,如果仅仅是一种对抗到也无所谓,那沉默之中有一种可怕的拒绝。
拒绝亲情,是最让人痛心的精神折磨。
儿子一旦拒绝父亲,那是一种可怕的断裂,是一种灾难x的毁灭。
张鸿远陷入了恐慌的沉思之中。过去,现在乃至今后,儿子、闺女、兄弟、妹妹、妻子、父母,所有往事和所有的人不知从躲藏在哪一个地方的沉睡中,突然醒了过来,开始折磨正要入睡的张鸿远。
张鸿远从来没有在失眠的夜晚这么惶恐不安过。
他不知自己什么地方不对劲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十四章:张鸿远,一九七六年的忧愁。
第十四章:张鸿远,一九七六年的忧愁。“火烧玉锁”与“黑白蝎收拾偷情老公”的趣闻。小梅出嫁了……
周小梅出嫁了。
周小梅嫁给了村治保组长、基g民兵大队长张凌云。他是独生子,父亲张占松在郊区煤矿当工人。
张占松比张鸿远小三岁,俩人算是同龄人,五八年大搞钢铁,同时到山洼村铁厂当工人。六二压的时候,张鸿远响应号召自愿回村又g了大队会计工作,张占松却通过郊区教育组的组长——他的一个远方姑父的关系,调在郊区煤矿,吃了定粮。事实证明张占松留对了,能挣现金,吃定粮,光景过得比张鸿远好多了。张凌云也原原本本继承了父亲的工于心计,注重实际的为人处世之道,“”之初,他经过深思熟虑,首先响应号召拉起了“造反兵团”,不久就参加了“南下北上”大串联,虽然什么名利也没得下,只是不花一分钱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但增长了不少见识。
行得万里路,方为人上人。张占松常常用他所接受的心领神会的说教——传统说教告诫儿子,张凌云自然深信不疑。二十四岁的张凌云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村委会,成为七名村革委委员之一,第二年他大胆向周小梅求婚,赢得了小梅的欢心。
张鸿远被邀请做喜庆宴席的拉面师。婚礼办的热闹、排场、秩序井然,足以显见张占松一家齐心、稳定、识大体及顾大局的好家风。
婚后的周小梅由一个纯情少女变成一位丰美多彩的新人了,她身上的女x诱惑力更加不可抗拒了。
女人一生中三个时期,有最具魅力的三种美:那就是步入青春花季之时的圣洁纯情之美;成为之时x感充沛、风韵万种、多姿多彩之美;身为人母时慈情万端,能感天动地、滋养万物的母爱力量之美。
男人的一生就是被这三种力量诱惑着,感召着,从而激越起拼搏向上的动力。大自然赋予女人拥有这三种美,让男人得到了赖以生存延伸的力量。
张鸿远离开大队部来到畜牧股,但那个女人的影子一直伴随着他,有时可能暂时淡忘了,但有时却在刹那间出现她的身影。她身上闪耀着的光彩会突然将他迷醉,但这是只有张鸿远一个人知道的秘密。
久而久之,这个秘密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虽然这个秘密有时会悄悄地撕噬他的心灵,使他产生自责、负罪感,使他惶恐,但他能承受得起这种负债,这是一种能够使他感到人生愉悦充实的负债。
虽然,他悄悄地用这个秘密来排解人生的空虚、无聊和孤寂的时候,又会带来更大、更强烈的孤独,不过这种孤独并不会让他感到可怕,相反从中却能得到许多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从容自在的人生享受。每当遭到妻子刘瑞芬抱怨、不满、甚至责骂,或者生活出现重大波折,比如与弟弟鸿志发生冲突以及被挤出大队部等等——在心灵受到伤痛折磨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秘密,就会增加一份宽慰和解脱。
这也是张鸿远在大事件大波折中获得平静安宁的人生境界的一种秘密武器吧。
张鸿远追求平淡宁静和美的人生。
他虽然在年轻的时候也曾跃跃于社会激流之中,试想一展雄姿,做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然而“逝者如斯”,艰难的岁月几个回合就打破了他的美梦:父亲过早离开人世,他不得不守着母亲,协助母亲拉扯弟弟、妹妹。当弟弟妹妹能独立生活之时,他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先得了浮肿病,后得了胃溃疡。身体稍稍恢复之后,母亲又去世了。接着是“四清”、“三反”、 “五反”、“”,他处在政治的漩涡中,几经风险,人生的棱角已磨光了,锐角消淡了。尤其是近年来他离开大队部,逃离了七三年“整顿财经纪律”的大批斗,紧接着七四年又是一场接一场的“批林批孔”运动,张鸿远的抱负变成了一付空空皮囊,雄心大志化作了小心行事。
一天,革委主任吴培云说:“张鸿远,开了好几次会怎不见你的面儿?你是不是对‘批林批孔’有看法?”
张鸿远不屑一顾地说道:“你每天喊批孔,孔老二哪点惹着你啦?他老人家告诉人们‘父慈子孝’不对吗?那你每天早上让你儿子儿媳妇一人搧你几个巴掌,一人往你脸上吐一口,去吧,那才叫以实际行动批孔嘞!”
吴培云虽然也念过几天《百家姓》却一窍不通。他一听“经文”之类的东西就觉得既神秘又头疼,张鸿远反驳他的话,更是不知所答。
张鸿远见吴培云无言以对,就教训起吴培云来,说:“你吴培云虽然身有品位比你老婆头上的虱子还小的官,不就是个传声筒?能传个声呵、音呵的就行了,少玩你那权术呀。像你吴培云和我张鸿远这么大年纪的人,都受过孔老二的教导,我们都是人家孔圣人的弟子,我们身上那个没有带着孔老二的东西。批孔子那是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g脆自己批自己得了。仁义礼智信,人,不讲点能行不?”
吴培云急了,吼道:“你反动!”
张鸿远也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忙说:“我不反动,是你反动。我本来对运动没看法,是你住我让我胡说八道的。你引诱我犯罪,你别有用心,我作为革命群众要批判你,造你的反。”
于是俩人吵起来,相互揭开老底儿,从土改开始一直揭到现在。俩人谁也没有说住谁,因为俩人都有过不规言行,最后俩人由满腔怒火变为满面春风,俩人相互指指齐声说道:“谁也别说谁了,原来都是一路货s。”
这就是张鸿远的风格。他逃避运动,觉得好多事儿看起来红红火火,实际上做起来寡淡无味。张鸿远看不起这些冲在运动前头的人,觉得那种整r里风风火火,奔来奔去的人生不是他所渴慕的人生。张鸿远大有看破红尘之感,但又无法超越人世,还得在人生中痛苦的挣扎,痛苦的时候,难以解脱的时候,想一想心中爱慕的女人,会觉得能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他在这种近乎于自己欺骗自己的状态中厮守着平静的人生。
然而,自建猛回到亲生母亲刘瑞芬的怀抱——确切说是回到刘瑞芬的身边,刘瑞芬变得生机勃勃,快活无比。别人认为刘瑞芬终于了却了思念儿子的痛苦,其实,自从建猛回来她一次也没亲亲热热抱抱儿子。在刘瑞芬的下意识里只希望从周玉香手里夺回儿子,至于她是不是想儿子心切,是不是舍不得将儿子给了人,那只有老天才知道。现在,建猛回来了。周玉香只留下一场意想不到也是不可抗拒的失望和伤痛,刘瑞芬心满意足了。
然而就刘瑞芬内心而言又何止是心满意足,简直是得意洋洋趾高气扬了,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成功、最精彩、最绝妙的一次表演,而且获得了惊人的效果。
刘瑞芬知道,如果凭自己一张嘴说服张鸿远把建猛要回来,那简直是妄想。可以说,刘瑞芬八十八辈祖宗内,恐怕也选不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说服张鸿远从弟弟手里抱回儿子。
与其让张鸿远做背信弃义的事,不如g脆砍掉张鸿远的头。
然而,刘瑞芬却顺其自然,选择了无言的感化,利用女人天生的伪装和欺骗才能,震撼和激怒了张鸿远。张鸿远竟鬼差神使地按照刘瑞芬的意图充当了一名违背良心和意志的过河卒。张鸿远以信义和友情为炮灰,却为刘瑞芬——这个他一直认为,头脑简单、任x脆弱的女人的历史书写了完全可以大吹大擂的辉煌灿烂的一页。
对于刘瑞芬来说,这次巨大的成功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她的生存的手段和能力成熟了,能在捍卫自己尊严和权利的角斗场上用智谋——尽管是顺其自然地稀里糊涂地做了一点伪装和假象,但是她掌握了时机,抓住了时机,再也不是任人利用的人,而今她也懂得利用他人了。
刘瑞芬获得实践上的丰收,也获得了理念上的硕果,悟出了人生的奥妙,也体会到了反抗和攻击的乐趣。同时,她从心里彻底改变了对张鸿远的看法。张鸿远那张笼罩在她心中的神秘的庞大的面纱终于被她毁掉了。他是那么脆弱,那么简单,那么易于被触怒,从而那么容易铤而走险为人利用。他自己一贯的为人准则和坚定的意愿,又是那么容易被摧毁。刘瑞芬从心底发出了诡秘、轻蔑、放纵的笑。
男人,再了不起的男人都不过是如此脆弱和无知。他无知,因为他轻信、他脆弱,因为他虚荣。
然而,大获全胜的刘瑞芬却不能得意忘形,而只能窃窃自喜。她不能让张鸿远发现内心的欢欣,因为心中的欢欣,是以丧失张鸿远一贯的处世准则为代价,建立在张鸿远巨大的伤痛之上。刘瑞芬虽然没有意识到她这样做是不符合一对恩爱夫妻应有的道义,但她似乎也有些直觉上的认识,多少意识到她在某一方面欺骗、甚至背叛了张鸿远,正因为如此,她才不能让张鸿远看出她内心的喜悦。
喜悦不如男人看出,那才是更可怕、更危险的背叛。
入冬的时候,巧珍生下了第二胎,也是给张鸿远生下了第二个孙女。张鸿远对第二个孙女来到人世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是他家的房檐上住着的一只家雀卵孵出了一只小雀儿,跟他没有一丁点关系。
其实,张鸿远平静的外表掩饰着不平静的心思。自从亲家搅茅棒跟他大闹一场,促成建忠跟他分家另过之后,再也无心顾念建忠了,对那个又丑又不通情理的儿媳妇更是看见就心烦意恼,听见她的话声就倒胃口,加之儿媳妇连生两个女孩,急于想抱抱孙子——抱一抱第三代顶门立户的接班人的张鸿远失望了。
不过他不能让人看出他失望。他怕人说他绝户,说他绝户会使他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同时他也不愿让人说他重女轻男,张鸿远毕竟是知书达理之人,不能落下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过于严重的坏名声和话把子。他也害怕像隔壁张伟祥的父亲张四货那样让人笑话。
张四货在儿媳改润生第一个女孩时是不吭气,改润生第二个女孩时是有些着急,有些生气,改润生第三个闺女之前,张四货找到张鸿远算了一挂,卦相显示为yx,张四货不放心,又问了村中能看出生男生女的有经验的人们,大部分的女人说改润的怀身像个儿子相。张四货急呀,恨不得亲自趴在媳妇的肚上听一听呀。可是他连媳妇挺着肚子的身影都不敢看一眼呀,当改润生下第三个闺女时,正吃晚饭的张四货,犹如听到了一声霹雷震天响,手中的一海碗面条掉到地下都不知道。为此四货不吃不喝炕上躺了四天。
也为此刘有老汉编了一段《三气四货》的故事,成了村中的笑料。
张鸿远挺住了。他决不能贻笑乡人。
不过,与张鸿远的冷淡态度相反,刘瑞芬这一次对待儿媳妇比上一次要好。
本来林巧珍对刘瑞芬一直很寡淡。头生的时候林巧珍没有用刘瑞芬侍候月子,而是叫母亲松树皮侍候的月子,母女俩故意冷淡刘瑞芬,刘瑞芬便以“冷”对“冷”大事不管,小事不问,而这一次林大金病了,松树皮不能侍候女儿坐月子,非用刘瑞芬不可了,而且母女俩憋足了劲一定要生个男孩,趁势好好摆布刘瑞芬。可是胎儿落地又是个丫头片子,母女俩顿时一场好梦成为泡影,林巧珍张不开口求婆婆,只好由松树皮挤着两眼泪,连哭带求,连夸带拍,请刘瑞芬出马。刘瑞芬近些r子心中高兴,加上亲家母吹她、夸她、拍她、捧她,于是侍候儿媳妇的重担就由她担当了。
刘瑞芬喜欢办别人办不了的事。
初冬,太y偏向南方运行。y光从大南坡上空,送下一丝丝暖意。
刘瑞芬穿过旧戏台,沿着河床南岸的公路向娘家走去。巧珍想吃挂面汤,刘瑞芬想去娘家换个一斤半斤,以表示对儿媳的疼爱之心,唤起村人的一片赞扬。
穿河风很冷。y光洒下的一丝丝暖意过于微薄了,尽管如此,温暖之光仍在冷风中倔强地舞蹈着、奔腾着。河北岸,沿岸的街门前蹦着几只凶猛的看门狗,相互追逐着,为了一块不知是死人骨还是死蓄骨争斗着。骨头对于这些喜食r的看门狗来说太稀罕了,为此它们争得非常凶狠。母j们忙着在河边倾倒的垃圾中觅食。公j们则在母j们身边不时地卖弄着自己嘹亮的歌喉。人称“红胡子”的刘润堂家的那只大公j不时地冲着附近的公j,给予情敌们一顿无情追逐,以便在母j眼前,大逞其英雄气概,这只恶j与主人“红胡子”刘润堂同样有名。村里人常说:“恶人喂恶犬。红胡子家喂得j也恶。”
在路过老爷庙的河湾处,刘瑞芬碰上了疯玉琐。
疯玉琐是里头沟三个疯子中最大的一个。一九四四年,r本鬼子已陷入八路军武工队的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一天,r本鬼子从河洼向雨县城运送给养的汽车,在红通湾遭到了武工队的袭击,一辆军车被炸毁,三名r本人被炸死。
当天下午,r军从河洼出动了三十名士兵驾着一挺机枪突然包围了红土崖前头沟。五十多位村民被抓起来。玉琐是里头沟人。里头沟人全部躲入了煤窑,可是,玉琐那天正在前头沟老娘家玩,也被抓住了。r本鬼子要人们指出人群中的共产党员和武工队员,吓唬了半天没人吭气。
玉琐那年十六岁,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鬼子揪出玉琐,指望从这个孩子身上问出底细。然而,玉琐什么也不知道。鬼子把秋后堆在村边的玉茭秸抱来,点着了,将玉琐推入火中玉琐说话。鬼子将他推入火中,他仗着自己手脚麻利,而且玉茭秸的火焰不算太列太毒,便机灵地爬出来。推了三次他三次从火里爬出来,第三次从火中爬出来时,吓昏过去了。r本人走了一个多月,玉琐疯了。
疯玉琐姓李。村里的年轻人只知道他叫疯玉琐而不知其姓,更不知他是怎么疯的。
疯玉琐自病了以后,除了吃喝睡觉之外,唯一的营g是捡公路上丢散的煤,捡野地里和路上的人蓄粪便。他每天挎一只大筐,从他家起头沿河南公路不论是炭块,还是马粪、人粪统统装入筐内。回了家将粪便捡出倒到门前的粪堆,将炭块和煤面则倒入院中的煤堆。
按说红土崖村遍地是煤,根本用不着捡煤块,可是玉琐捡煤的习惯是得疯病前养成,那时的煤窑归个人开,用煤需要花钱买,玉琐母亲教他捡煤省钱。母亲去世后,煤窑的煤不花钱按人头供应了,可是玉琐仍一如既往捡煤不止。
玉琐碰上了刘瑞芬。他能认得她。他冲这位丰润艳丽的女人笑笑。那笑,在刚一嚅动嘴角时还有一点鲜活多情的意味,然而,就在一刹那间便被一种机械的、呆滞的、鬼怪般的脸谱取代了。刘瑞芬从口袋里摸出二分钱,递给了玉琐。玉琐紧紧捏住那带着女x常用的雪花膏香味的二分钱硬币,站在公路上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时辰。
刘瑞芬推开那扇灰褐s大门。
院里静悄悄的。上学的上学去了,上地的上地去了。原来母亲趁人们不在赶快洗脚。解迎兰笑着说:“瑞妮,来的正好,快给我剪剪指甲。”
解迎兰那三寸小脚,除大拇指保持一定的原貌外,另四个脚趾都已经改变常态委屈地卷缩在脚掌下,自己想剪指甲,必须将腿弯曲成130度——150度,而且脚心还得向上,这种剪指甲功夫恐怕只有旧中国过来的裹脚妇女可以申报的专利吧。每剪一次指甲,解迎兰会受一场痛苦的煎熬,流一会酸痛的泪。这次,有女儿在,好了,可以荣幸地减少一次痛苦了。
刘瑞芬给母亲边剪指甲,边单刀直入说明来意,她问:“妈,家里的挂面还有没有啦?”
“你g什么?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大概还有吧?”解迎兰有些拿不准。她不是当家人,吃喝穿戴是儿媳妇的事儿。解迎兰不但作不了主儿,连家有多少粮食,在哪放着也不知道。
“巧珍想吃挂面汤。我听说上个月清虎买了不少挂面,换给我一二斤就行。”
其实刘瑞芬早已掌握了情况。刘清虎有个河北安国的拜把子兄弟,上个月利用大队去石家庄拉配件和水泵的机会,刘清虎没花一分钱,偷偷拉了大队两吨煤,悄悄倒换回一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