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 63 章

占领
了汉城。jiāo战9个月来,首都汉城已是第四次易手。
与此同时,东部太白山区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在联合国部队的后方,即在东海岸三陟镇的西
部春邦山脉一带,北朝鲜第10师一直在活动。虽然有4个师之多的南朝鲜兵力对它进行围攻,并使它遭受
惨重伤亡,但该师仍然保持完整,并于3月17、18日从南部一路突破南朝鲜第3和第9师的防地,从后方攻
入了前线,并在北部消失了。
在第9军战区的公路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坦克地雷。山坡上也发现了地堡、战壕、有顶棚的掩体
以及无计其数的机qiāng掩体。看来要有一场艰苦的阵地战。尽管中国军队在春川南部进行激烈抵抗,有时还
不得不通过白刃战才能将敌兵赶走,但第9军仍稳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其他部队,如第1海军陆战团,
第1骑兵师、第24师、南朝鲜第6师和英联邦第27旅也一直向前挺进。隶属于第1骑兵师的有希腊营和泰国
营。而第27旅也于最近补充了加拿大帕特里夏公主轻骑团第2营,新西兰第16野战pào团和印度第60野战医
院及外科手术队。
到了3月19日,美第9军巡逻队已进入了春川谷地。此时,空投第187空降团战斗队显然已无必要,因
为中国军队早已撕破包围圈。李奇微于是制定了一个应急计划:3月23日,他命令第187空降团战斗队在汉
城西北大约20英里处,濒临临津江的汶山里一带实施空降,此次行动的目的是想再次围歼汉城以北美第1
军和临津江之间的大批中国军队。“陷阱”已经布下,但这回“猎物”又一次逃脱了。
3月底,第8集团军基本上已挺进到三八线,而东海岸的几支南朝鲜部队甚至越过了三八线几英里。尽
管这具有讽刺意味,但以往的一条政治分界线而今却成了一条战线。不过,这条战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从杜鲁门总统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三八线已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3月15日,他在回答一
位记者就有关联合国部队是否准备越过三八线这一问题时说:“这是一个由战地司令官决定的战术问题。
远在7000英里以外的总司令不会干预战地行动。我们一直在为解放大韩民国而工作,并按照联合国的意愿
建国。这与三八线毫不相干。”是否越过三八线,最终要由李奇微来决定。征得麦克阿瑟的同意后,李奇
微越过了三八线,继续向北挺进,以期最大限度地消灭共产党部队。
共军主力现集中在铁三角以及华川水库至麟蹄一带,并在为春季反攻做准备。第8集团军严阵以待。
李奇微和其他指挥官尚不能肯定的唯一一点是共军将在何时何地发起进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共产
党军队并未打算从铁三角一带向后方撤退,因为他们没有在后方构筑任何防御阵地。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
,情报部门已查明了中共部队9个军(27个师)的兵力,并且基本查明北朝鲜的18个师和6个旅,以及中共另
外10个军(30个师)的兵力。尽管这些部队都曾遭重挫,中国人也不大可能动用57个师的兵力,然而他们的
力量强大,进攻的势头显而易见。
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认为与其让第8集团军按兵不动,还不如让他们向前推进为好。于是,4月5日
,继“撕裂者”行动后,他又命令联合国军开始了“狂bào行动”。此次以“堪萨斯线”为目标,向北全线
出击(参见图12)。“堪萨斯”这条新线沿三八线以北的高地而划,西至临津江,那里地势较低,由联合国
部队把守。这条战线绵延115英里,其中包括汉江流入黄海之前的14英里水段和10英里宽的华川水库这道
水障。此座水库为汉城提供水源和电力。在东部山地,山势险峻,几乎无路可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方
的行动。而在这条战线的其余地方,第8集团军可以控制大部分阵地。
向“堪萨斯线”挺进的速度颇为迅速:到4月9日,除了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尚未走出高耸入云的太
白山外,其他部队都已推进至该条战线。这两支部队行动迟缓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敌军的阻滞,而是崎岖不
平的山路。不过,这两支部队也在快速向此战线推进。当天,北朝鲜部队打开了华川水库的水闸,企图淹
没流向西南的北汉江下游流域。不到一个小时,江水水位就猛涨了几英尺,冲垮了一座由工兵架设的浮桥
,并迫使他们把另一座浮桥拖回岸边。为此,第8集团军的第7骑兵团和第4突击连组成了一支快速特遣队
,夺取水坝,关闭闸门。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未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登陆艇,他们无
法越过水库。不过,这倒也关系不大,因为汉江水位很快就回落下去,此举对联合国部队行动的影响已微
乎其微。
联合国部队快速而成功地推进“堪萨斯线”,促使李奇微又在西部增设了另一目标线。该线名为“犹
他线”,实际上是“堪萨斯线”西部向北突出的一个部分(参见图12)。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要将联合国部队
chā入到铁原以南、铁三角地带西南的一个重要阵地。第1军和第9军最西部的部队参加了此次行动。他们进
展迅速。与此同时,在其他地方也发生了另外一些事情。
第53章 麦克阿瑟一意孤行
联合国军推进到三八线后,为杜鲁门政府开辟了向中国人提出停火的机会。一切又恢复到了先前的状
态,联合国军司令部不是退回到了三八线,而是推进到了这条分界线。这样,即便不是处于主导地位,但
至少从实力上也可与共军进行谈判。
杜鲁门总统决定发表一项公开声明,意在表明联合国军司令部愿意考虑停火。3月19日,参谋长联席
会议与国务卿艾奇逊和国防部长马歇尔就国务院拟订的声明草稿进行讨论。在此后的几天里,该草稿在联
合国一些成员国中传阅,以了解他们对该草稿的看法,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在不影响美国有关台湾和红色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的前提下,美国人在草稿中再次提出停火。不过
,杜鲁门政府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停火至少为政治解决朝鲜问题提供了很大可能,而战争也有可能就
此结束。
杜鲁门打算指出,除了解放南朝鲜,尤其是解决南北朝鲜统一问题和在整个朝鲜建立一个自由国家这
些目标外,联合国的其他目标均无需再流血便可实现。正如施纳贝尔在其有关朝鲜战争头一年政策研究中
所指出的那样:“实际上,我们在请求中国共产党人停火,并希望能同他们就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协
商。中国人同时也得到了警告,那就是如果他们拒绝谈判,联合国部队将被迫继续进行战斗。”
3月20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克阿瑟,提醒他注意事态的变化。电文中说:“国务院正草拟一项
总统声明,由于联合国军已肃清了南朝鲜大部分地区的侵略者,现在联合国准备讨论解决朝鲜问题的条件
。联合国坚持认为,应进一步进行外jiāo努力,以便解决朝鲜问题。在联合国军主力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之
前,这将需要时间来判断外jiāo上的反应,并将可能进行新的谈判。国务院认为三八线已失去了军事意义,
并已询问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你应具有什么样的权限,以便在今后几周内得到充分的行动自由,确保联合
国军的安全,并继续与敌人保持接触。希望你发表意见。”
麦克阿瑟在复电中对其行动受到限制提出抱怨,并就未能攻占北朝鲜一事做了一番毫无道理的解释,
其实谁也没有特意要他这样做。麦克阿瑟对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置之不理,他回答说:“建议
不要再给联合国驻朝司令部进一步施加军事方面的限制。已有的限制不应再增加。对我空军和海军行动范
围的限制已造成我方军事失利,同时也造成了敌我地面部队数量上的悬殊。由于受到种种限制,我军既不
可能扫清北朝鲜的部队,也不可能做出大的努力来达到这一目的。我现在下达的命令首先是基于我军的安
全考虑,同时也完全符合国务院提出的两点内容。”
这就是问题所在。麦克阿瑟明白美国正在设法谋求停火,并努力探寻同盟国的意见。美国总统正打算
通过电台传递给中共一个信息,主动提出和平与一项和解措施。结束战争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3天后,麦克阿瑟将军在不向美国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发表了一项声明。这是有史以来,一
位战区司令官蔑视上级指令,违抗他所效忠的国家的既定政策的最露骨的一种行为。
麦克阿瑟的声明是在远东时间3月24日公布于众的。声明中,他除了篡夺美国总统的大权以外,还使
用傲慢和轻蔑的字眼来贬低中国人,说是如果红色中国不求和,战争将会继续扩大,他的话在北京看来,
不啻是一道最后通牒。
麦克阿瑟在声明中宣称:“即使现在联合国部队的行动受到种种限制,红色中国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
军事优势,但事实证明红色中国完全没有能力以武力来征服朝鲜。”他转而又指出:“根本问题实质上仍
是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在外jiāo领域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接着说:“因此,敌人现在必定已痛切
地认识到:一旦联合国决定改变其宽容的态度,不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地区,而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沿海
地区及其内陆基地,那么红色中国注定会在军事上面临迅速崩溃的危险……然而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不
用说我会随时准备在我的权限之内与敌军指挥官在战场上进行会谈,努力寻求一切军事途径。以不再流血
的方式实现联合国在朝鲜的政治目标,而这些目标任何国家都没有理由提出反对。”
麦克阿瑟找到了一种破坏杜鲁门和平倡议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尤其当众多盟国一齐询问美国是否已
改变其政策的时候,杜鲁门实在无法提出这一倡议。
尽管麦克阿瑟矢口否认自己曾有意提出一项国家政策,但证据确凿,难以抵赖。他是在为扩大对中国
的战争进行辩护。他知道杜鲁门政府反对扩大战争,而且看到总统新的倡议会将那扇大门关上。他在获悉
总统计划的几天之后,向中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这种极大的巧合的确忽视不得。
麦克阿瑟在其备忘录里称他的声明是以“一名战区司令官的局部观点”发表的“例行公告”。他说以
前他曾两次提出要敌军投降,而华盛顿方面未曾“提出丝毫异议”。不过,他却只字不提那两次声明发布
的时间是在去年的10月1日和9日,也就是联合国军进攻北朝鲜的前夕,而当时他是奉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
示发布声明的。
麦克阿瑟3月24日擅自发表的声明实际上是一位战区司令官令人难以置信的犯上行为。正如杜鲁门后
来所写的那样:“政府曾三令五申不得就外jiāo政策自行发表任何声明,这是一种完全无视命令的行为,这
是在公然违抗我作为总统和总司令下达的命令……”
杜鲁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指示麦克阿瑟遵守总统有关发布声明的指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向麦克阿瑟
发出了以下重要电报:“总统指示你应注意他在1950年12月6日下达的命令。考虑到1951年3月20日向你发
出的指令,你今后发表的任何声明都不得违背12月6日命令的内容。总统还指示,如果共军领导人在战场
上要求停战,你应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听候指示。”
麦克阿瑟亲手毁了自己的地位,这似乎难以置信,可就在1951年3月15日麦克阿瑟越权发表声明之后
不久,即3月20日,他又在给众议院中少数派(共和党)领袖小约瑟?w?马丁的复信中再放厥词。马丁在3
月8日致函麦克阿瑟将军,希望他能够支持自己有关在战争中使用中国guo min dǎng军队的观点。在此之前,麦
克阿瑟也曾多次向杜鲁门政府提出同样要求,但均遭到拒绝,而且每次政府都向他解释,利用蒋介石的部
队会引发政治问题。然而麦克阿瑟在复信中不但表示同意马丁的看法,而且再次提出他那众人皆知的论点
,即杜鲁门政府的政策是以牺牲亚洲来偏爱欧洲。在复信中,他批评有限战争的战略,并用那句“没有任
何东西可以代替胜利”。的话来作信的结尾。这句话经他反复使用,已理所当然地在公众心目中成了麦克
阿瑟本人的代名词。到了1962年,麦克阿瑟又将这番话讲给了西点军校的一班毕业生听:“你们的使命依
然是固定不变的,明确而又神圣的,那就是打赢我们的战争……必胜的信念,要切实认识到,战争中只有
胜利,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胜利。”麦克阿瑟就是这样表现他自己的战争理念的,即战争要打到底,要打
到全面胜利,要打到敌人无条件投降。这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截然相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国家政
治目标的延伸,只有为国家的利益,才有必要继续进行战争。因此,麦克阿瑟要把战争打到底的观念只会
有悖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国家政策。朝鲜战争显然是为有限的国家目标而进行的,而不是要美国卷入一
场与中国为敌的、结果难于预测的全面战争。
一位战区司令官竟给众议院中的反对党领袖写出这样的回信,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麦克阿瑟对美国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