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本质上是个日子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其位,谋其职,干好自己的活儿,不被陛下找麻烦。
像大多数的翰林一样,王直先入了文渊阁,起草诏书,被授予了修撰,最后进侍读学士,质史籍疑义。
永乐二年中了进士,一直到正统三年,整整三十四年,他就这么一直混天度日,得过且过,有琅琊王氏的支持,他的日子从来不难过。
正统三年,王直修《明宣宗实录》,才正式做了礼部侍郎,但主要工作依旧是侍读学士。
自从到了礼部,当时的礼部尚书胡濙,就开始分派给王直一些具体的部政事物,王直做的不够好,但也不算差。
正统八年,王直接替了郭璡的班,当了吏部尚书。
王直先后和杨士奇、王振发生了一些小摩擦。
杨士奇,是宣德、正统年间的朝堂执牛耳者。
李贤也曾经和杨士奇发生了点小摩擦。
李贤宣德八年进士及第,去河津考察治理蝗灾,杨士奇要见他,李贤一句我很忙打发杨士奇。
因为当时河津蝗灾闹得真的很凶,李贤忙得脑子都要裂了,当然没空。
王直也和杨士奇发生了点摩擦。
杨稷不法,具体而言,就是在杨士奇在江西吉安府老家,仗势行恶,手上有数十条的人命官司。
《我的父亲是杨士奇》
王直就是督办此案。
王直也是江西人,按朝堂的规矩,乡党应当留情。
当时杨士奇还不知道儿子的案子案发了,回老家扫墓。
王直思前想后,就抓在京的杨稷,国法和乡党之间,王直选择了国法。
本来王直打算赶紧查补清楚,办成铁案,但是杨士奇又回来了,杨士奇大怒,王直被从礼部扔到了吏部去。
但是终究是国法无情,杨稷毕竟手中数十条人命官司,最终被皇帝判斩,杨士奇因此致仕。
王直做了吏部尚书之后,稽戾王将神器假手于人,朝堂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王直、于谦、赵新等人,经常弹劾王振独揽朝政,擅作威福,王振就让户部侍郎奈亨构陷王直。
这件案子闹到了三法司会审的地步,最终奈亨被斩首,王直被判流放,赵新、曹义等人被判罚俸,才算是了结。
王直最后被私宥了。
土木堡这个小小的城堡,若非发生了大战,可能没有人会记住这个名字。
正统十四年,这个小小的营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木堡变乱发生仓猝,留守京师的朝臣屡呈奏议,纷纷称王直为首。
但王直认为自己不如于谦,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谦逊,极力推举于谦,甘心居于其下,本人则只是镇静持重、抚慰群臣罢了。
王直知道自己担不住事儿,他一辈子都在做日子人,哪个京师混了三十四年的翰林,混了那么久,才到礼部侍郎的位置?
王直又没有出京任推官、巡抚,一直在京师,而且多有活动,爬的这么慢,完全是他的性子,本质上就是个日子人。
日子人的特点就是没啥大的企图心,不希望改变,因为改变代表着他这种老官僚利益受损,一个成熟稳定的朝堂,跟符合日子人的心态。
但是土木堡之变来了,他不变也得变,大明都这个样子了,再混下去,皇帝就该褫夺他的功名利禄了。
人活一世,不就求功名利禄吗?
所以,王直一直在努力的适应新朝雅政。
而且他做的还不错,京察他请旨督办的。
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是在王直的手中诞生的。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给事中等风宪言官犯九十五条,则从重处罚,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罪加三等,肃清风宪言官才能继续推动吏治。
之后,王直就开始请求大计,在大计之后,王直立刻开始了考成法的推行。
所以,自从景泰元年起,王直相继做了京察、立法、大计、考成,四件大事。
虽然考成法很是辛苦,但是王直一直做的不错。
毕竟还有个能臣干吏王文,在文渊阁负责具体的考成诸事,陛下对于重大事物,也会自己考成,王直做的并不是很辛苦。
考成法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南衙僭朝造反。
如果孙忠、王骥等人真的靖难成功,从南衙打到了北衙,那王直肯定要在奸臣传中,榜上有名了。
但是靖难这种事,最需要的还是运气,需要一个极度昏聩的朝堂。
陛下直接亲征平叛,南衙至今依旧不太忠诚,但是已经很听话了。
所以,王直没上奸臣传,依旧在京师负责吏治。
王直虽然依旧是个日子人,但是能做到吏部尚书天官冢宰,而且做了十年依旧坐的十分安稳,是有能力的。
“王翱!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事物要具体,具体!你知道什么叫具体吗?”王直拍着桌子说道:“我死了,老了,病了,你要坐这天官冢宰的。你知道吗?”
“真是气死我了,是乱法自我始也!是乱法自我始也!”
王直做吏部天官,也是认真的做。
但是岁数大了,有点精力不济,陛下先是派了项文渊辅佐,但是项文渊能力才情都不怎么样,这又来了王翱。
王翱是永乐十三年的进士,随陛下亲征南衙,曾任宁阳侯陈懋的总督军务,短暂任两广总督,负责柳溥叛乱安定之事。
因为平叛有功,回朝之后,就到了吏部做左侍郎,辅佐王直部事。
王翱,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王翱也和杨士奇发生过小摩擦,杨士奇在宣德元年搞了个“议罪银”类似的制度。
大概来说就是「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运砖还职。王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
这件事明宣宗一想,这议罪银不能搞,那不成了卖官鬻爵了吗?就赞同了王翱的谏言。
王翱这一下子把朝臣给得罪了,王翱就被扔到了四川做巡按御史了。
后来从四川到江西、从江西到陕西,接替了陈镒的总督军务和陈懋展开了第一次的合作。
从陕西短暂回京任职半年多,就又赴任辽东任总督军务。
陛下南下平叛的时候,辽东在范广手中逐渐安稳了下来。
景泰三年,王翱从辽东都司回京,扈从陛下南下平叛,成为了大明第一个两广总督军务,虽然只有半年多的任期,但是做的极好。
王翱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的官,比于谦还要久。
王翱的出身是文进士,但是多数的时候都在安边,陕西总督军务,辽东总督军务,到了两广还是总督军务。
王翱从宣德三年起,就一直在军旅中做事,做事有点粗狂,考成法推行至今,文牍众多,王翱的考成陈条,写的有点含糊不清。
事儿没办错,但是容易落人口实。
王直看着王翱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王翱,御史巡方归者,必令具所属贤否以备选擢!”
“做六部明公,天官冢宰要处处小心,一旦落人口实,就很容易被御史弹劾,做事要精细,精细,你明白吗?”
“咱们吏部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儿,你这样简单一笔勾勒其御史巡方之事,决计会被那些风宪言官弹劾的。”
吏部搞了个《宪纲事类》,风宪言官犯案罪加三等,这已经把风宪言官往死了得罪,做事稍有不注意,那就是被连章弹劾。
王翱看着手中的考成陈条,有些不解的说道:“这不是很具体吗?”
王直无奈的说道:“你就是地方做官久了,不知道其中厉害,算了,等出事的时候,你就懂了。”
王翱还是比前一任的吏部左侍郎项文渊要强许多,除了文牍的考成陈条写的不具体以外,没什么让王直着急上火的事儿。
“王尚书,兴安大珰到了。”一个门房匆匆的跑了进来,说话间,兴安已经来到了吏部衙门。
“王尚书,陛下宣见。”兴安依旧是那副见谁都乐呵呵的笑容。
王直站了起来,下意识的问道:“这就去,大珰,陛下寻王某何事?”
兴安却是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王直走了两步,忽然一个激灵,站直了身子,转过头来说道:“王翱,你过来。”
“您说。”王翱走了过去。
王直抓住了王翱的肩膀,用力的拍了两下,满是欣慰的说道:“虽然我一直骂你,但是你做的很好,只是不熟悉吏部事物,你会比我做的更好。”
“记住了,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是我最后能教你的了。”
王翱一听此言,吓得一跳,这跟交待遗言一般,他低声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好好干。”王直双手背负在身后,稍微停顿了下,挺直了腰板,大踏步的走出了吏部衙门之后,回头看了一眼吏部的衙门。
这衙门十多年没什么变化,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为大明做了十年的吏部尚书。
这十年的时间里,他自问没什么大的功劳,但是绝对没犯什么错误。
杨士奇和王振先后把持朝政,王直都人如其名,跟他们展开了斗争。
王直只是个日子人,斗不过权臣那不是他的错,但是并没有对不起大明,正统十一年,他差点就被流放了。
王直并不知道解祯期在惠山榕园里,借着他的名义要围困松江市舶司府衙。
但是兴安传递了圣命,转身就走的态度,让王直立刻明白自己怕是大祸临头。
兴安宣见之时,若是有事,一般会说出来,这次转身就走,王直已经敏锐的察觉出了事情不妙。
“臣王直,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直不动声色的行礼。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躬安,王尚书坐。”
兴安将李宾言的奏疏递给了王直。
王直看完了整本奏疏,背后冷汗直流,他俯首说道:“陛下,臣虽然和解祯期有旧有戚畹,但是这等不法之事,臣绝无参与!还请陛下明察啊!”
王直拿着奏疏手都在哆嗦,他当了一辈子日子人,见风使舵顺风**惯了,这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朱祁钰十分认真的说道:“朕知道。”
王直是个日子人,他不愿意当乐子人,不愿意被人笑话。
朱祁钰对王直在吏部的工作非常的认同,至少在京察、《宪纲事类》、大计、考成之事上,极力配合朱祁钰推动吏治。
不论正统年间反对杨士奇、王振等人的擅权,王直都是个很能干的臣子。
朱祁钰对王直没什么不满的地方,他十分确信的说道:“吏部的事儿,交给王尚书朕很放心。”
王直松了口气,人不就求个功名利禄吗?
他思考了片刻说道:“陛下,王翱可用。”
王直岁数大了,又不如胡濙那般善于养生,精力不济,考成法事物繁多,他的确有点忙不过来了,有王翱照看着,他也轻松了许多。
已经到了这一步,致仕,似乎成了王直唯一的选择。
王直和解祯期最大的交情,就是同乡,大家都是江西人,入朝为官,老乡见老乡,平日里叙叙旧,喝喝茶。
王直的母亲是永丰欧阳氏,解祯期的母亲是永丰欧阳氏的欧阳晚,两家,勉强算是亲戚。
解祯期致仕离京的时候,王直写了首诗给解祯期。
但是解祯期借着王直的名头在南衙闹事,王直并不知道,交友不慎。
晚节不保,是王直这个时候,最大的憾事。
朱祁钰摇头说道:“王翱多履军旅,做事有些粗糙,朕听说了,吏部还是需要王尚书照看。”
王直嘴角抽动了一下,他在景泰朝为官,做吏部尚书,得罪了京官、得罪了风宪言官,又得罪了天下官僚,没事的时候还会被弹劾,有事自不必说,那自然是连章弹劾。
继续栈恋权柄,会被人骂的更狠。
不做官致仕,多少还能留下名声。
胡濙没什么好名声,胡濙甚至打算死后埋在金山陵园,不打算落叶归根回苏州去了。
王直若是打算继续做吏部尚书,那他也没法落叶归根了。
王直离开江西已经四十余年,三十多年未曾回去过。
但他的先祖是东晋王导,王直乃是正经的琅琊王氏出身,就是那个在东晋的时候,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
先祖历代为官,王直的父亲王泰,是洪武十五年诏对第一,官至广州肇庆府知府。
诏对,是洪武年间选仕的一个手段,那会儿太需要官员了,朱元璋求贤若渴。
诏对,就是大家举荐官员,方孝孺两次诏对,都被朱元璋给否了,太差劲了。
王直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陛下要臣做事,那臣就做吧。”
骂名而已,他的老上司胡濙,还被人骂无德呢,胡濙就不过日子了吗?
不就是不能落叶归根了吗?
死后住金山陵园了!
小说推荐
- 亡国之君
- 穷得响叮当,薛寅本以为自己已算得上大薛最倒霉的王爷,不料一夕风云变幻,原来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大薛大厦将倾,近乎亡国的时节,忽然而来一封传位诏书,仓促间薛寅由王爷变成了皇帝,登基称帝。奈何国运衰退,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不走运如薛寅,最终成了最倒霉的那种皇帝—只做了三天皇帝的亡国之君。一介亡国之君,又
- 其他综合谁诺未知
- 最新章:_分节阅读_227
- 亡国之君
- 古代he冷情理智病娇美攻x帝王禁欲傲娇强受伪权谋甜宠主受一个好皇帝是如何被自己的好大臣干翻的
- 其他综合白日曦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82
-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快穿]
- 姬瑾荣熬死了所有兄弟,十三岁那年拖着病体登基,兢兢业业地当着朝臣、宦官手中的傀儡天子 人人都说大将军魏霆钧狼子野心,有意篡逆,姬瑾荣却觉得魏霆钧眼里盯着的不是帝位,而是帝位上坐着的自己 姬瑾荣小心试探“如果我死了,皇帝给你当 魏霆钧“你敢死,我就敢让所有人给你陪葬 姬瑾荣 看吧,不是他的错觉 所以就
- 都市言情春溪笛晓未知
- 就是要爱你+就是赖定你+就是爱八卦+就是很善变(小姐难缠系列)
- [台湾小言《就是要爱你+就是赖定你+就是爱八卦+就是很善变(小姐难缠系列》作者美言【完结《就是要爱你》作者美言哟!这小妮子的眼睛敢情是长在头顶上啊?看她也算是好人家出身,应该不需要靠相亲骗吃骗喝怎么人前是个温婉淑女,人后却成了坚持自我的个性女还打破他辉煌的纪录,抢先一步跟他说谢谢不再联络他被判出局的
- 都市言情美言未知
- 朕才花了一天时间就发现朕喜欢宰相
- 皇子 好奇怪啊,好空虚啊。但我不是得了我想得的了吗。我想得的?皇位 不对,仔细想来,那好像是宰相想让我得的 说起宰相来,最近越来越频繁的想起以前的事呢 宰相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恩。是真的好看。
- 都市言情石补丁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7
- 君王下下签:亡国公主驱魔妃
- 爹爹是魏武帝曹操,娘亲是预知天下事的神秘天女。可她偏逢司马家叛乱,成了魏国的亡国公主,拥有长生不老的秘密无人能解。辗转流落人间百年间,终是烽烟再起。十六国之战,群龙争首。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说过江山为聘,我没了江山,如何娶你“你比江山重要,比天下重要,你说我背着你重不重“既然答应护你一生一世,哪里
- 科幻灵异亭亭无忧未知
- 最新章:第688章 最后的礼物,是送你漫天星辰(2)
- 朕的大唐不能亡
- 上官仪“陛下,臣建议起草诏书废后,还大唐一个太平 李治“我信了你的邪,朕都要亡了,还说这些有何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媚娘“陛下,听闻您要废后,今看来,定是宫里那群长舌妇乱嚼舌根子,待臣妾将她们做成人彘,还陛下后宫清净 李治。Д 上官仪“Σ 生活愣是活生生把一个诗情画意的人,逼成了政治家,把一个政治家
- 历史军事暴走八零后未知
- 君不就我我就君[未来]
- 《君不就我我就君[未来》是曰画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笔趣阁实时更新君不就我我就君[未来]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君不就我我就君[未来]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赞同或者支持君不就我我就君[未来]读者的观点。
- 仙侠修真曰画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 当现实变成了梦幻!而梦幻变成了现实 亡者的重生,英雄的复仇 据百万亡灵,成就亡灵天灾,摧毁一切复仇的阻碍成就亡灵暴君之名 李炜重生到十年前《天下》刚刚开启的岁月,利用自己十年的游戏经验演绎自己的复仇传奇。
- 游戏竞技亡灵暴君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