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儿

第197章 铁哥们(7)

“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
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娇小俏丽的“香扇坠儿”李香君与风流洒脱的复社贵公子侯方域的一段风流故事,被大戏剧家孔尚任演绎成一曲荡气回肠,感慨系之的《桃花扇》传奇,成就了一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千古爱情佳话。
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舞台上的戏剧角色也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人物,事实上,侯,李因缘大约只持续了半年的光景,就不得不劳燕分飞了。
劳燕分飞各西东,早知春梦终成空,莫如当初不相逢。恨重重,怨重重,人间最苦是情种,一步步追不回那离人影,一声声诉不尽未了情。
话说崇祯十二年(1639)南京乡试,东林孤儿,复社名士,联翩入场。谁料才华横溢,信心十足的侯方域,冒辟疆,陈贞慧等人竟都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据说他们的落榜,并不关乎文字的优劣,而是触犯了时政的忌讳。比如侯方域在第一场策论中,就快人快语,批评当权者察察为明,刚愎自用,矛头似乎一下子指向了崇祯帝朱由检。
下第后的侯公子怏怏失意,又加上老爷子侯恂因受奸相温体仁诬陷,如今还关在诏狱里。他跟复社诸君子又盘恒了一段时间,仍然“无日不连舆接席,酒酣耳热,多咀嚼大铖,以为笑乐”,于年底离开南京,返回老家归德。
分别的那天晚上,李香君特意在秦淮河口桃叶渡摆下一桌酒宴,一壶清冽的美酒,几个精致的碟盘,二人四目相对,脉脉含情。香君慢慢起身,将平生最拿手的《琵琶记》曲子作为《离歌》宛转于歌喉,一曲才罢,早已泪流满面。
她默默地端起玉壶,为侯公子再斟上一杯酒,然后温柔而又坚定地说出了这样一段动情的话:
“公子的才名文藻,一点不比《琵琶记》中演述的蔡中郎差,汉末的蔡邕虽然学问很好,可难以弥补品性上的缺陷,《琵琶记》里叙述的故事固然虚妄,但他曾经亲近奸贼董卓,这总是事实。
“公子豪迈不羁,再加上科场失意,今夜一别,不知何日还能相见?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今天为你演唱的《琵琶》词。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唱它了。”
在李香君的心中,虽然不舍,但已隐约感觉到别离后不可能再相见的结局,也许他们的情事本来就是一场露水之缘,一次人生旅途中美丽的邂逅。
明末文学家陈维崧在《妇人集》里记载:“姬与归德侯方域善,曾以身许方域,设誓最苦,誓辞今尚存湖海楼箧衍中。”“湖海楼”是陈维崧的书楼,“箧衍”即竹箱子,而陈维崧正是侯方域的密友陈贞慧的儿子。
侯方域离开南京后,李香君洁身自好,望眼欲穿。
香君啊,未遇他时,你含苞待放在媚香楼头,嫩叶香苞,却又满含春愁,他来之后,你盛开在他的肩头,脂香粉腻,更是春意浓浓水悠悠,他去之后,你只能孑然栖身在凄清的枝头,风吹雨打,却依然翘首。
半年后,曾做过四川巡抚的田仰仰慕李香君的艳名,派人持三百金欲邀香君一见,香君断然予以拒绝。田仰老兄不禁恼羞成怒,便制造流言对香君进行恶意中伤。香君叹口气说:
“田仰难道跟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称赞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因贪图金钱而听从召唤,我怎么对不起侯公子哪!”
到底也不肯与田仰见面。
财大气粗的田仰老兄认为香君拒绝他,肯定是受了侯方域的指使,故致函相责,侯公子为此事还特意写了一篇《答田中丞书》,软中带硬的回击了他。
对有情有义,富于正义感的李香君,侯方域是又感动又钦佩,但回到河南老家的侯公子,却从此再没跟李香君联系,他的诗集中关于这段爱情往事的吟咏也少而又少。即使后来因事重返南京,不知什么原因,他也没再去媚香楼与香君相会。
最是秦淮古渡头,伤心无复媚香楼。
可怜一片清溪水,犹向门前呜咽流。
也许相见不如怀念,怀念胜于相见,人生最可怕的应该就是贪恋。或许在某一个下着细雨的夜晚,他还会愿意想起她的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