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匹夫

第三章 鞑子叩关

明末匹夫风雨
二人是从南门进的城,逛了一圈子,现在正是靠近北门的位置,二人蹲在墙角吃起了馒头,忽然城门口一阵骚动,尖叫声、怒骂声响成一片,张天远站起来看了看,只见四五辆马车几乎把城门口堵死了,后面一些人正在挤着进城,大家神情都很是慌张的样子。
看来是出事了,张天远下意识的就抓紧了小芸的手,吩咐道:“小妹,抓紧哥哥,等等可千万别走丢了。”
这时,第一辆马车终于进了城,城门边的守卒也在努力地维持秩序,交通开始慢慢的通畅起来。
这时,正好有对夫妇领着两个六七岁的孩子从身前经过,看起来文质彬彬,估计是书香人家,张天远拦住那名男子学着古人问道:“这位大哥请了,请问你们这是从何而来,又为何事如此惊慌失措啊。”
那男子还未说话眼泪便流了下来,哽咽了半天才回道:“大兄弟,快逃吧,鞑子来了,灭绝人性啊,我们一家十八口人从高阳就逃出来我们四人,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估计最晚明天鞑子就能到青县。”
听了男子的话,张天远如五雷轰顶,自己怎么就忘了这茬事,满清入关是要到六年后,可是在入关前却有几次大的叩关行动,尤以崇祯十一年末、崇祯十二年春的这次叩关为最。因为崇祯十年,崇祯启用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网”之策,正在集中力量疯狂镇压、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主力部队基本都集结在陕西、湖广、四川、河南等地,边关正是空虚的时候,满清贵族便乘机叩关而入。
这次满清叩关历时五月,最南居然绕过京师打下了济南,在济南血腥屠城,济南百万人口被满清屠戮一空,后来崇祯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兵科抄出浙江巡抚熊奋渭提到济南情况时是这样描述的“今春二月间,璘等在家闻变,奔赴济南,但见城中焚杀已空,残尸烧埋已尽,兄骨无存,仅得招魂。……泣思百万惨屠,全家泯灭。”
后来,皇太极致明帝书中就说“死亡百万,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意思就是我屠杀了百万数量的人,那是因为你们不肯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才要杀的,这就等于是你们自己杀的。真是强盗逻辑,与后世的东岛倭国相比还要无耻之极!
后世有史学家考证,清军仅四次大的入关劫掠,就屠杀近800万人口,这还不算其他小的叩关行动和后来入主中原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以及持续了几十年的四川大屠杀等等,简直骇人听闻,惨绝人寰。
“娘亲,我饿了!”张天远还停留在后世的记忆中,耳中听到一个小姑娘正奶声奶气的小声说道,低头一看,原来是男子一家的小女儿正盯着自己手中的小半个馒头咽口水呢。
张天远赶紧将手中剩余的馒头给了小姑娘,小芸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另一个小男孩,最后也是一狠心地将手中的半个馒头送了出去。
“兄台,鞑子打破高阳是哪天的事情?”
“是三天前戊辰日的事情。”
“不好,小妹快走,对了,兄台,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向北逃吧,鞑子估计还会南下的。”张天远想了想说道。
那名男子听了一愣,随即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正想向张天远道谢,却见张天远已经拉着妹妹的手快速离开了。
“哥哥怎么了?”小芸看到哥哥一脸紧张沉重的表情,内心也紧张起来,自己可从来没有见过哥哥这种表情,而且也从来没想到哥哥竟然会像秀才公一样说话。
“小妹,先别问了,现在赶快回家,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来不及多解释。鞑子三天前打破高阳,劫掠一天,休整一天,第三天肯定会拔营启程了,高阳到青县直线距离只有90多公里,对于全军都是骑兵的满清来说,一日之间绝对可以赶到了,虽然清军南下济南不一定非得绕走青县,可是青县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要道,各类物资丰富,要想清军放弃这块肥肉谈何容易,即使不派主力,遣一偏师也不是青县的守军可以应付的,从后世的历史资料来看,明末的大明军队除了辽东军意外,其他军队的战斗力真的让人不敢苟同。
半路上,小芸便跑不动了,张天远急着赶路,只好背起小芸一路狂奔,幸好这具身体以前一直在干农活,比较结实。
张天远紧赶慢赶,只用了半个时辰便跑回了家,张大山一见儿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院子,不由骂道:“鬼催的你啊,惶惶张张地,这是干什么,就不能稳重点。”
张天远现在那还顾及得上父亲说什么,弯着腰喘了口气赶快说道:“爹,娘呢?快收拾东西准备逃命,满清鞑子打过来了。”
“你这臭小子,胡咧咧啥呢,莫不是脑子摔坏了还没好?”张大山边说边准备过来摸张天远的头。
“爹,我没骗你,鞑子真打过来了,我们今天进城刚好碰到从高阳过来的难民,他们说鞑子来了烧杀抢掠,坏事做尽,高阳县城好几万人最后就逃出来几十人,其他都被鞑子杀了,最迟明天中午,鞑子就会杀到咋们青县,爹,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着急的说道。
“爹,是真的,我也看到了,咋们快走吧。”这是小芸也在边上帮腔说道。
“那还说啥,赶快收拾东西。”张王氏刚从屋里出来,听了这话又赶快一头钻回屋里收拾起来,小芸也进了屋帮忙去了。
张天远扫视了下院子,赶紧从院墙角落把一辆手推车拖出来,帮着收拾起来。
张大山显得还有点不相信,一个劲地念叨:“老祖宗不是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吗,这崇祯爷还在北京怎么就让鞑子打过来了啊?!”
“爹,赶快收拾,不然真就来不及了!”张天远继续催促道。
“不行,小远,你和你娘先收拾东西,我得赶紧告诉乡亲们去。”张大山经张天远提醒,一拍额头说道,接着便匆匆出了院门。
张天远刚来这个世界没几天,还完全没有融入,自己醒来几天了也没见什么人来看过,所以和乡邻们也没什么感情,经父亲这一说也才反应过来,暗道自己真是糊涂大意,自私自利。
其实家里也没多少要收拾的东西,张天远母亲、妹妹一起,将吃的、穿的、盖的东西收拾妥当后,刚好满满一手推车。张王氏还想再多带些东西的,张天远一看好家伙,你说你带个锅碗瓢盆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带上陪嫁时的大木箱。
张天远好劝歹劝道:“这是去逃命,不是搬家,带些急用和值钱的就行,鞑子走了还得回来继续过日子不是。”张母这才万分不舍的放弃了自己唯一值钱的红木陪嫁箱子。。
等一家人收拾妥当,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又等了一会,张大山才从外面回来,满脸沮丧。张天远一看,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果然大家听了后虽然紧张,但是愿意走的却没几家,这天寒地冻的不是每一家人都有勇气远行的,而且大明律可是有明文规定,无故不得擅离家乡,没有路引的话,外出被抓可要被判刑的。不过此项规定到崇祯年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加之各地不断有农民起义,此项规定更是无法执行了。
张天远可以左右自己一家人的命运,可还没有能力去改变全村人的命运,一家人来到村口,张天远发现居然还有一家人已经等在路口了,原来是村西头的老牛头一家,这是为数不多的和张大山一家关系较好的人家。
老牛头不姓牛,也是姓张,叫张大牛,农村人没文化,一村人有半村人名字里都带个“大”或者“小”,老牛头还有个儿子,和张天远一般大,但是要小月份,名字就叫张小牛,长得也真和头牛似的,让张天远暗暗惊讶,就他们家的条件还不如自己家呢,怎么就吃成了这副牛犊子的身板。老牛头的婆娘在生张小牛的时候难产死了,只有老牛头和小牛犊相依为命。
“牛叔好,你们也和我们一起走吗?”能有人和自己一家人同行,张天远还是比较高兴的,这下一行六人,其中四人都可算上是青壮年,而且老牛头父子和自己父子二人都算是半个猎人,遇到什么事情应对起来也比较容易。
“嗯,要是老汉我一个人,也就不想走了,鞑子来了大不了和他们拼命就是,可这不还有小牛呢嘛,我可不能让我们老张家断了香火啊。”张大牛家和自家很像,都已经是三代单传了,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两家人反而走的比较近。
“爹,有啥怕的,鞑子也是人,我现在熊都可以杀了,还会怕他们鞑子,你说是吧小远哥?”张小牛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要说一对一,我们也不一定就怕了鞑子,可是鞑子都有马,而且他们都是集体行动,我们杀的了一个十个,可能杀得了百个、千个吗?现在先避过这次难再说吧。”张小远笑着答道。
“唉,你说咋们大明的军队怎么搞的吗?洪武爷和永乐爷的时候,你看那些鞑子哪敢扣边啊,现在你看看,隔几年就听说鞑子过来劫掠一次,唉······”老牛头闷闷不乐的说道。
“就咱大明的那些军队,什么样子你还不知道,欺负欺负咋老百姓还行,你要让他去和鞑子拼命,我看不如直接让他自杀算了。”张大山听了老牛头的话后也抱怨起来。
张天远听了二人的话,内心也是一阵愤慨,泱泱大明最后居然被只拥有十几万军队的满清统治了,真是悲哀,虽然后面很多汉人投降了满清,而且充当起了先锋和侩子手的角色,加之农民起义军牵扯了明廷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但是不能因此就掩盖掉大明王朝的腐朽和他的罪恶,这样的王朝还值得自己去挽救吗?即使挽救了他垂危的命运,中华民族在他的掌控下,还能张帆远航屹立在世界之巅吗?
张天远内心一片纠结,实在搞不懂老天让自己重生在这个操蛋的年代是干什么来的。
吾本刀笔小吏,文不成而武不就,生逢乱世,奈何奈何啊!
一行人走不远便到了大路之上,张大山和张大牛都想着朝南走,在张天远一番入情入理地分析之下,才同意向北走,不过此时张天远可不敢直接朝北走,万一鞑子已经来了呢?
一行人先向东横穿了京杭大运河,然后才折向北方。路上有冰,两家人都推着车,走的很慢,直到天黑了,这才走到青县的正东方一个叫做罗家店的地方。
两家人都很穷,住店肯定是不用想了。不过还没有离开青县地界,附近的地形倒也熟悉。罗家店没什么店,也是一个庄子,大明朝只要是庄子,在庄子外面几乎就一定会有土地庙,庙有大有小,大的像个四合院,有主屋,有偏屋;最小的只有一人多高,里面泥塑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不过后世基本很少见了,特殊时期除“四旧”的时候基本一砸而光,中华大地从南到北就没剩下几座。
罗家店的土地庙属于中等的,没有院墙,只有一间房子,中间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侧还各有一间房子,没有格挡,是互通式的。现在活人吃饭都难,更不要说孝敬神仙了,所以此庙也处于半荒废状态,平时也没什么人来,不过房屋主体都还算完整,遮风挡雨还行。
六人进了庙后,简单收拾一下,打开铺盖便准备休息。几个男人又从外面寻了些干树枝在庙里点了个火堆,这样一来,庙里温度果然高了许多。
走了半下午,大家也是累了,简单吃了点干粮便都躺下休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