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最高情侣

第186章

不像之前,每次电影上映完民众的评价多样化。这次金恩和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好口碑。但是对于电影本身,却有很大争议。似乎每个人的解读都很不一样:
【大发金影后!毫无违和感啊!真的差点认不出来呢~】
【演技太厉害了!看前面的时候对姜真恨得咬牙切齿,觉得太自私太有野心了。可看到后面,看到她一直生活在愧疚自责之中,看到凶手故意接近她的女儿,我又觉得她也不容易。虽然前面做错了事情,却一直在用余生去寻找凶手,连警察都放弃了她也不放弃。其实她已经比大部分人都有勇气,也更善良。】
【因为姜真这个角色很真实也很复杂吧。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有虚荣心,也有向上爬的野心,只是没有像姜真这样表现在外面而已。感觉金影后作为演员真的很了不起啊,而且她还这么年轻呢~居然就能完美地诠释人性的复杂和多面了。】
【冰冷和绝望。我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冰冷和绝望了。父母们虽然演的都很好,隔着银幕也能体会到失去孩子后的悲痛。但是最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姜真在孩子们的尸骨被发现后,为了体会孩子们濒死前的感受,躺着尸骨发掘现场时的场面。说起来我连姜真的脸都看不到,但是当余晖一点点消失、树叶静静飘落的时候,我的心都跟着姜真一起一伏的呼吸声揪紧了。还有一个就是最后姜真追着凶手到屠宰场,却因为没有证据不能拿凶手怎么办,只能绝望地跌坐在地发出痛苦的悲鸣时。那时候我是真的跟着姜真一起绝望了。感觉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你以为能改变,最后能感受到的只有残酷和冰冷。】
【是的,我看完也是这种感受。这是三部片子中最让我绝望无力的,也是印象最深的。】
【媒体人为视角很独特,前半部分的推理和反转很精彩。七年后pd和教授在尸骨挖掘现场的交锋揭露教授故意隐瞒部分真相误导所有人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名利这里也处理得非常好,金影后跟黄教授飙戏简直过瘾极了!感觉片子如果就到这里结束就好了。后面的追凶有点多余。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给出一个凶手。没有凶手不好吗?】
【我之前看过《杀人回忆》。《杀人回忆》是以警察的视角展现案件,片中出现了很多嫌疑人,看起来各个都有可能却又全都没有完全的证据。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无数猜测后戛然而止得恰到好处。非常巧妙地处理好了现实里没有抓到凶手的问题。
老实说,有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珠玉在前。在最初听说最后一个案件也将被搬上银幕时,我很怀疑《孩子们》能拍出新意来。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看完了《孩子们》,有惊喜但也有失望。
惊喜在于影片把重点更多的是放在情感的展现上,而不是破案的过程中。其中对人性的拷问,让我觉得这是三部影片中给了我最多感悟的。听说最初金恩和xi所饰演的角色本是男性,因为金恩和xi的强烈出演意愿最终变成了女性。不得不说,这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剧本其实有非常明显的硬伤,主角姜真前后的巨大转变处理得过于突兀。如果不是金恩和xi用女性情感上的细腻去弥补剧本的漏洞,其实影片的后半段是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导演和编剧可能是避免跟前作重复,故意在最后安排证据明确指向的嫌疑人。这是不是太过主观了?像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如果夹杂太多主观臆测,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啊。】
……
在大家对《孩子们》热议了两天后,新一期的电影杂志刊登了金恩和与李圭满接受采访的内容。瞬间又引发了新的话题。
金恩和在电影上映之前就猜到结局会引发争议。所以在首映之前金恩和就跟李圭满导演提议,接受一家电影杂志的采访。李圭满就直接把采访时间安排在了首映结束当天。
电影杂志在得到《孩子们》的邀约时,还有点不敢相信。毕竟之前那么多媒体想采访金恩和都不得其门而入。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天大的馅饼就砸在了他们家头上。即便随即金恩和的经纪人就告知了杂志只能提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也无损他们的喜悦。只要打出金恩和访谈的噱头,那就是销量啊!
记者首先问了金恩和一个最大的问题:“《孩子们》备受好评,但同时争议也很大。那么金恩和xi觉得《孩子们》主要想表达是什么呢?”
金恩和想了想,回答:“其实电影的剧本在拍摄过程中改动过多次。但是我认为,影片的核心并不是追凶,而是黄教授出场时的那段剧情。我不知道记者先生还记得吗?黄教授在出场时所讲述的认知失调理论。”
记者立刻想起了:“就是黄教授对学生们讲了一个美国邪教预言了世界末日,但到期并没有实现,信徒不但没有幡然醒悟,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所以改变了世界末日到来的悲惨结局的例子吗?”
金恩和点头:“您说的没错。其实我也看过大家的评论,感觉大家似乎对结局有一点误解。电影最后并没有说,那个屠夫就是凶手啊~”
记者很惊奇:“金恩和xi是说,其实那个屠夫不是凶手?可是证据不是都指向他了吗?”
金恩和笑容狡黠:“您在看前半段的时候,难道没有跟着黄教授的思路,认定钟浩的父亲就是凶手吗?”
记者惊呆:Σ(°△°)︴
李圭满笑着接过话题:“屠夫是不是凶手并不重要,否则到了那里影片就可以结局了。实际上不管是最后姜真没有如几年前那样,坚持认定屠夫是凶手;还是最后钟浩妈妈揭露事实真相:当初钟浩妈妈只是不相信孩子已经死去,希望引起警察重视怕他们放弃寻找孩子们,所以才故意骗警察那个孩子的声音是她的儿子。都是在传递一个主题:绞尽脑汁证明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惜扭曲现实和常识,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人性中的弱点。”
“其实,姜真最后看着屠夫丢下一句‘你有证据吗’扬长而去后的绝望,我认为并不仅仅是无力制裁凶手的绝望。”金恩和补充道,“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那一刻幡然醒悟,发现自己此时已经跟当年的黄教授一样,被自己认定的念头主导。她认为自己证据确凿,但那就真的证据确凿了吗?其实这个屠夫跟当年被怀疑的钟浩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感觉豁然开朗:“所以,我们在嘲笑黄教授偏执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吗?导演先生所想表达的,竟然是这样的……”
李圭满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金恩和xi能加入这部电影是我的幸运。要想准确理解这一点,并恰当地表演出来是非常难的。但是金恩和xi完成地比我想象中还好,甚至还帮忙修正了一些剧情上的偏差。”
金恩和马上谦虚地表示:“您太过誉了。其实我在进剧组的时候,也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只是在拍摄的时候,刚好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身边有人的经历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认知失调理论。意识到原来人是真的可以为了维持自己相信的事情,对摆在眼前的事实都视而不见的。而不仅仅只是剧本上几句冰冷的台词。所以才有了一些感悟,并把这些感悟反映到了表演中。”
记者微妙地看了金恩和一眼:这话意有所指地简直不能更明显了啊金影后!果然业内传说金影后放话和jyj势不两立是真的啊!
不过记者在圈内见多识广了,心里腹诽归腹诽,面上是一点都没露出来。继续愉快地采访。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尝试提一下如今的热门话题。当然他也没有太过分,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金恩和xi这还是从柏林回来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吧?这次在柏林有什么关于电影的感悟吗?”
并没有指望金恩和会回答什么。但金恩和没有像记者预想的那样,刻意地避开这个问题,非常坦荡地回答了:“我知道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之前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也不是故意摆架子或者吊胃口制造神秘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以来说话都比较直爽,所以大家会觉得我是不是太张扬了。这次确实是冲动之下的举动,当时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如果真的想张扬是有很多机会。不过事后我也有反省自己。”
金恩和笑:“其实,只要做了公众人物,就要受得了外界的挑剔和误解不是吗?用语言为自己辩解,不如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实际上,跟外界的猜测的蹭热度蹭红毯啊不同,我这次去柏林,就是去学习世界电影基金的优秀经验的。我一直觉得,大家应该多把目光放在我们本国自己的电影事业上,而不要盲目崇拜欧美。这也是我成立电影基金的初衷。所以,请大家好好的看着我,看未来的几年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电影吧。我相信那时,大家会给我一个公平的评价~”
直到这个采访公诸于世,金恩和从jyp正式声明起的步步为营才算完成了最后一击。
先是用合照震慑,让大家产生“原来金恩和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夸耀自己的资本却从来不说,直到这次被逼急了才拿出来的”的感觉。看似跟以往如出一辙的高调,其实在高调中埋下了低调的伏笔。
然后在引发轩然大波,所有人都想采访她的时候,对媒体避而不见。再次强化低调形象。
紧接着上映新电影,靠着复杂的角色和有深度的影片,在第一时间就证明了作为演员的实力。而且事先一点风声不露,零宣传零通告。民众只要稍微回想,就会发现这几乎是金恩和的习惯。
当这篇采访最终面世时,大家看着她前面专业深刻的解读,看着导演对她的高度评价,最后那些高风亮节的话便会跟她前面的铺垫、跟她出道起始终如一的表现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啊~他们的金影后哪里是高调张扬,明明就是一个真诚直爽没有心机的年轻女孩嘛~
并且将一直持续发酵,直到她未来兑现了她今天的承诺,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