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第四百二十三章 骑兵的战争

阿柴尔,额尔济斯河上
第十六座简易桥梁刚刚搭好,工兵团长清秋擦了把汗,指挥着兵工们对桥梁进行最后的检查,然后示意正在等候过桥的步兵们可以缓慢通过。
桥梁虽然简易,但结构坚固。采用拱桥结构,钢结构模块化,只需依照图纸顺序组装起来,就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足以满负荷通行装甲部队。整个桥梁施工的最大难度就在两岸的承重面上,其它不过拧拧螺丝而已。四天里,二个半工兵团日夜施工,一共搭建起十六座桥梁,加上阿柴尔原来就有的两座桥梁,这十八座桥梁日夜不停的通行军队。袁寿山集群的十七万大军如今已经基本过河,剩下的后勤辎重也将逐一通过。
当装满燃油桶的卡车从桥上缓缓通过后,清秋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工兵部队五天里不眠不修的工作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放松下来的清秋躺在河边也不管太阳当头就打着鼾睡着了。
自古来大军渡河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一但敌军突至,开阔的河流轻易就将大军截为两断前后不能呼应。尤其是对待总兵力多达四十万的俄国军,一但俄军分兵一半强攻至此,大军危亦。不过梁华殿兵团在正面给阿列克塞耶夫足够的压力,冲天的炮火如果进攻的前奏曲一样让阿列克塞耶夫不敢分心他顾,加上留驻阿柴尔的第一师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大军渡河的安全性大为提升。但也不能不防,更何况过河诸部需要重新集结、安排驻地,先过河者需要构筑防御工事,后过河者要有序推进,十七万大军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巨大工作量的单位。
为了安排这十七万大军有序过河就已经让袁寿山焦躁不安。但现在他已经顾不这些了,他正对着地图咆哮:“什么叫全歼鄂木斯克俄军?参谋本部的参谋们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
作为独立负责过东北这一个战区的袁寿山,看问题当然不会仅仅局限在军事层面。他很清楚全歼鄂木斯克四十万俄军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如此一来。中国无论海陆空哪方面的军事力量都足以让世界各强国小心应对,这样对战后中国争取应该有国际地位和政治利益。都有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因为经此一战后,没有哪个国家再敢单独扬言对中国宣战。中国自然就可以借大胜之机加强中华帝国对亚洲的控制力,从而恢复中华自古以来的势力范围。
可问题在于,即使受到空袭和炮击损失再惨重的俄军至少还有三十万人吧。参谋本部让他用十七万人去包围三十万敌军,还要全歼?就是三十万头猪他也抓不光呀。
“以装甲师为先导,集中力量攻入俄军纵深,将俄军切割并歼灭一部。同时借着装甲师无从有效克制的优势四下出击。引发俄军溃散,然后尾随掩杀。围三阙一是最早就定下来的战略,而此时战局也是最优选择。参谋本部战前突然改变战略又未加任何说明,是否朝局有变?”参谋长张作霖显的忧心忡忡。
“有变,当然有变!”袁寿山怒不可遏:“还不是梁华殿那厮,发回去的报告宣称俄军士气低落,加上又有照片为证,参谋本部就相当然的认为俄军已无战意,只需大军一围俄军就会举手投降。就是一百万俄军现在围着咱们,至少咱们也要打一仗吧。更何况咱们是以少围多。真把对方逼急了人家集中力量总能突出一部。md,就算俄军再差那也是军队,是军队!!!”
“其实参谋本部也不完全是相当然。俄军被我们如此压着打也不想着要主动进攻一次。其战斗意志确值得商榷呀。而且真能做到全歼俄军这对我国也是极其有利的。只是我军兵力不足,而且现在重拟计划的时间也不够呀。”
“够,怎么不够。三个骑兵师不是预留作为追击主力的吗?现在把他们派上去,以其机动性在鄂木斯克外围来回清扫,做出围剿之势,其它部队按原计划行事――”
“驾――”马鞭挥起,便是万马奔腾。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壮士晾鹰森勇气,将军射虎老边才。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万马奔腾,一如疾风掠过眼前。又似彩云飘向天边。三个骑兵师兵分三路,大张旗鼓的朝鄂木斯克后方猛插过去。一路上过村屠村,遇镇毁镇,蒙古骑兵们像他们祖先拖雷那样一路向西杀去。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中国人特种部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包括乌法和叶卡林那堡在内的城市和乡村,对俄军的指挥、交通、仓库进行大规模的破坏行为。
中国军队居然已经深入乌法这样的俄国腹地内,对一切军事单位进行无差别的破坏?!这是尼古拉二世不能容忍的。其实不用尼古拉二世下旨,阿列克塞耶夫在得知道中国骑兵的暴行后就已经后悔没有发动反攻,所以他立刻将手下最精锐哥萨克骑兵就派了出去。
骑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机动性,穿插分割、破袭突击这些才是骑兵该干的活。所以阵地战尤其是防御性阵地战,骑兵一点作用也起不到。所以阿列克塞耶夫早早就把骑兵全部派到了后方去,也正好躲过了中国的空袭和炮击。但堆集有鄂木斯克各类物资却是损失惨重,如今正紧急从后方调集各类物资重新补充前线的时候,中国骑兵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到鄂木斯克俄军的补给线,一切被中国人切断,那俄军连饭都没得吃。所以阿列克塞耶夫将他麾下全部四个骑兵师派了出去。
在荒芜的西西伯利亚大草原上,两国骑兵就如同捉迷藏一样来回奔跑。中国骑兵没有具体的目标,凡是在荒原上走动的人员和车辆,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内。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他们的作战理念就是以战养战。碰到了小村镇就冲进去烧杀一翻,同时补充必要的物资。要是碰到防备完善的大型城镇就绕过去。遇到小股军队就歼灭,遇到硬点子就跑。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战术可言。出击的时间和方位跟本就是凭借指挥官一时兴趣。也许今天指挥官天才亮就下令出击,也许指挥官想睡个懒觉那就等到吃完中饭再出击。也可能今天以连队为单位洒出去。也许明天就是整师集体朝一个目标进攻。
中国骑兵行动的随机性,给俄军哥萨克骑兵指挥官米哈伊洛维奇造成了极大困扰。他跟本无法从无数的被攻击的信息中找到中国骑兵的位置,也就无从进行歼灭战。他也曾将军队四散开来去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但每次小规模遭遇战中,中国骑兵总是能很快招来援军,原来还有优势的哥萨克骑兵立刻被四面八方冲出来的中国骑兵给砍碎。如果是大部队遭遇到中国骑兵,他们则立刻掉头逃跑。好不容易抓到几只中国骑兵小分队,也什么都问不出来。
灵活中国骑兵让米哈伊洛维奇企图尽快决战的想法破灭。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的安全,那就要想办法压缩中国骑兵的活动范围。分散军队很容易被灵活的中国骑兵给个个击破,其损失惨重。加强单支出动的军队又会拉大各部队的间隙,给中国人以可趁之机。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位置成了米哈伊洛维奇无解的问题,三天后,灵机一动的米哈伊洛维奇派出一个师专门保护物资的运输,其它部队干脆收拢起来,以师为单位在草原上高速出击,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只只的将中国骑兵小队给吃掉,米哈伊洛维奇不信中国人还敢分兵。只要中国人不分兵。总有机会进行决战。
五天,五天时间里中国骑兵部队遭到了重大损失。一共损失了近三千人,还有数只连队联系不上。虽然给俄国人造成了不少于四千的伤亡,但中国骑兵军司令孛儿只斤确实坐不住了,这样一比一的交换不是他的目的。
俄国骑兵虽然有四个师,但一个师已经派去保护运输队。那双方兵力都是三个师,既然俄国人想要决战,那就战吧。孛儿只斤立刻发报袁寿山请求发动决战,袁寿山很快回电同意。因为此刻的袁寿山兵团正在进攻鄂木斯克外围城市特罗伊茨科耶,遭到了俄军顽强的抵抗进展缓慢。但鄂木斯克就在眼前,袁寿山相信只要投入装甲师能够很快攻入鄂木斯克。那在此时能够歼灭俄军的骑兵,对未来战略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出于保险起见。袁寿山打算派出一个装甲连来支援骑兵,他相信装甲部队的出现能更快的击溃俄军。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军伤亡。对于总司令的好意,孛儿只斤拒绝了。
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孛儿只斤总想恢复先祖时代的荣耀。他也曾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向先祖那样,纵横大漠。可系统学习过军事理论的孛儿只斤知道,装甲部队有着厚重的防御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与有着强大的机动力。骑兵将从过去冷兵器时代的绝对主力,逐渐变成装甲部队的护卫兵力。其实骑兵已经成为装甲部队的护卫队了,这次不就是一路掩护着装甲师过来的吗?朝廷大规模组建装甲部队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未来的战场上装甲部队必将全面替代骑兵。装甲部队的出就意味着骑兵的没落,这也许将是骑兵最后一次作为独立兵种之间的对抗了。双方共计六万余骑兵在草原纵意厮杀,这也是骑兵空前绝后的大规模交战了。孛儿只斤是幸运的,能够指挥骑兵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交战。孛儿只斤也是不幸运的,此战过后的骑兵将彻底沦为辅助兵种。但孛儿只斤发誓,纵然骑兵要像烟花般凋零,也要在这最后一刻爆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孛儿只斤相信,这道光芒将永远被历史记录。所以孛儿只斤拒绝了装甲部队的增援,因为这是一场只属于骑兵的战争。
孛儿只斤下令各部队向自己靠拢,同时派出小分队将俄国引导到自己的预设战场。部队各级指挥官得到命令后全部变的斗志昂扬,这可是一场将要被世界都记住的战争。
中国骑兵的变化引起了米哈伊洛维奇的警惕,这不符合中国人的战略需求。但对他而言,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彻底歼灭中国骑兵的机会。所以他选择了应战,因为他也别无选择。
孛儿只斤集结着军队缓缓后退。米哈伊洛维奇收拢着部队快速进逼。终于在6月14日傍晚,在埃别伊特湖北岸追上了中国骑兵主力。夕阳下,相隔十余里的数万大军各自下马生火造饭。孛儿只斤和米哈伊洛维奇很有默契将决战日期选在了第二天。
清凉的晨风吹过草原,还粘着露水的小草随风摇摆。整个大地呈现出如波涛般的涌动。埃别伊特湖北岸的中俄两国骑兵都已经整装完毕,人无声马不嘶,马背上的中俄骑兵同时都放弃了骑枪而是全部都举着马刀,因为骑兵的骄傲让他们更愿意通过马刀来解决骑兵间的战争。草原上如同升起一片马刀的森林,唯有那刀锋上闪动的寒光让整片草原显的格外萧瑟。万马齐喑,但马儿似乎感到了大战紧张,马蹄也不安的轻刨着脚下的草地。双方的每一位将士都知道,今天。这片草原将被鲜血覆盖。
太阳懒懒的从草原东方升起时,它将温暖的阳光无私的洒向大地。当阳光从远方滑过,当阳光照耀到两军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是谁第一声的呐喊,引爆了震天的厮杀声。双方骑兵同时催动坐骑,高举着马刀朝对方冲了过去。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蒙古骑兵纵队摆开极宽的阵势,部队排成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以很宽的一条阵线向前推进。这是传自成吉思汗时代的战术,当敌对双方的部队越来越靠近时。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敌人投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标枪和毒箭。然后重骑兵发起冲锋,轻骑兵便向翼侧疏开,绕向敌人的两侧和后背。完成对敌包围后。各部即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引起敌阵大乱,最后将敌人彻底击溃。这种包围运动是蒙古军队常用的作战方法,这也是蒙古骑兵得以纵横欧亚无敌的战术。
但是现在不行,双方的兵力大致相当而且都是骑兵,最重要的是谁也不会将六万骑兵一次性全部派上战场厮杀。但双方都派出一个师进行第一轮的交锋,没有战术只有方向,进攻进攻进攻,这是一场勇气的较量。这是一场硬碰硬的交锋。两万匹马都驮着各自的健儿迎头相向。
马儿在不停的催促下已经跑出极限速度,哥萨克骑兵呐喊着舞动着马刀冲来。蒙古骑兵却将马刀交到左手。反手从背后拿出标枪,用尽全力的投掷了出去。
铺天盖地的标枪迎头射来。哥萨克骑兵们纷纷伏倒在马脖上,高速出击的骑兵跟本无法转向,也无法减速,因为前后左右都是战友,他们只能向前冲。
“噗噗噗……”大量哥萨克骑兵或人或马中枪倒下,但后续的骑兵马不减速,从他们身上踏了过去,留下满地血泥。随后蒙古骑兵再从背后取出一条长枪,握在手上……
远远观战米哈伊洛维奇恼羞成怒的指着中国骑兵却急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有准备标枪的哥萨克骑兵已经吃亏一阵,当蒙古再次拿出长枪时,哥萨克骑兵自然反应就是再次伏倒。然而这次蒙古骑兵们取出不是用于投掷的标枪,而特殊定制的马刀加长杆。
谁说骑兵之间只能拿同样的马刀对砍,兵者诡道的道理在中国已经传了几千年了。孛儿只斤狞笑的看着自己的骑兵将马刀套上加长杆并高高的举了起来。
中国骑兵高举马刀的那一刻,正是两军正面碰撞之时。极高的马速加上骑兵们奋力的劈砍,刚一接触的哥萨克骑兵便纷纷坠地,因为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骑兵将马刀砍在他们身上,而他们的马刀还够不着敌人。
马匹交错,双方骑兵交杂在一起。厮杀声、呐喊声、马鸣人吼压倒了其它一切的声音。有着兵器优势的中国骑兵挥舞着长刀四下劈砍,拿着短马刀的哥萨克骑兵也奋力反击。
刀锋的寒光闪过,一股艳红的鲜血冲天而起……一寸长就一寸强,两万骑兵对阵交锋,不过短短的半个小时,哥萨克骑兵就全面落于下风。
趁你病要你命。同理。趁你弱要你死。不等俄军做出反应,中国骑兵有了调动,中国骑兵第二师摆开了进攻阵型。不过骑兵第二师已经提前将马刀套在加长杆上了。并高高的举了起来。
“命令骑二师准备――”米哈伊洛维奇冷静的下达了命令,让自己的骑二师也摆开进攻阵型。米哈伊洛维奇很清楚。中国这是要再次发起进攻,以求一次将前线交战俄军彻底击溃,这当然不能让中国得逞。只要中国人一发动,他的骑二师也将投入战场。虽然中国人的兵器有优势,但哥萨克骑兵的对战技巧肯定比中国骑兵厉害,第一次交锋失利不过因为大意,但只要坚持下去,哥萨克骑兵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对此。米哈伊洛维奇对自己的骑兵有着充分的信心。可他没想到的是,对面的中国骑兵第二师却迟迟没有出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中俄双方的第二攻击波都迟迟没有发动。两军中间的沙场上厮杀声却渐渐的低垂下来,因为还能坐在马背上厮杀的将士已经越来越少。曾经两万人厮杀的地方现在已折其半,剩下大半军士还都是中国骑兵。米哈伊洛维奇坐不住了,可孛儿只斤反应更快。中国骑兵第二师首先冲向战场。
“出击,骑二师快出击。”米哈伊洛维奇才下达了命令,对面的中国骑兵第三师紧随其后也发起了冲锋。
不能让中国人在交战时有兵力优势。米哈伊洛维奇的主意打的很正,他立刻下达了全军进攻令,但身边仅留了一个骑兵团作为最后的预备队。因为对面的中国人也同样留下约一个团的预备队。只是中国骑兵的出兵顺序是早有准备,行动顺畅。但俄军却是临时起意,所以在第三攻击波紧随第二波出击时。在衔接上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混乱。很小,小到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六万骑兵交战需要多大的战场?没人知道。眼前所望之处全是马蹄奔跑和刀剑相向,鲜血染红了每一颗青草,马蹄每一次起落都要溅起艳红的血滴……
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太多了,也许你刚刚砍死身前之敌,却被后面之敌所偷袭。所有人员全部交织在一起相互厮杀,一时间难分胜负。太阳从头顶滑过,激战的战场上依然焦灼。
当年蒙古骑兵横扫欧亚,用的战术就是正面进攻加上侧翼包抄。作为久经战阵的米哈伊洛维奇自然知道这点。不过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目光所及之处连个小山丘都没有。所以不用担心可能有伏兵。最需要担心的更应该是来自战场两侧可能绕出来的中国骑兵,所以米哈伊洛维奇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战场上。反正也有其它卫兵会注意四周的动静。只是他忘了。这片战场是中国人选定的……
更远的北方,两个骑兵团正在中速朝着战场赶来。他们顶着伪装的草皮,悄悄的朝着俄军背后赶来。说实在的,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这样的伪装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但只要能缩短哪怕一寸的攻击距离也是好的。事实上,这些部队才进入视野不久就被俄国人发现了,只是远远看不清楚。好像烈日下升腾的热气扭曲着远处的光线一样,俄国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快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回战场方向。
“杀――”一支中国骑兵杀透了俄军,朝着正在掠阵的俄军冲了过来。
激烈的战场中央,始终保持着一支相对完整的连队。他们的目的就是等待命令冲破俄阵,吸引俄军预备队的注意力。就在俄军发现那远处摇晃的影子时,接到伏击部队通报被发现电文的孛儿只斤就第一时间下令这支连队出击。这支三百余人的加强连于是奋力厮杀,等冲破敌阵之时仅余百人。
区区百人对于一个近三千的人预备团队来说可谓蚍蜉撼树,所以米哈伊洛维奇并不在意,预备队团长也不过派出两个连队进行阻拦。只是这百余名中国骑兵却拨转马头欲从侧面绕行,并不于俄军硬拼。可是这有用吗?俄军预备队团长鄙视的笑了。
“骑兵,骑兵。是中国骑兵――”终于有人发现那远处摇晃的光影原来都是中国骑兵。
“撤掉伪装,全速冲锋――”伏击的中国骑兵终于全力冲刺起来,这时他们离主战场还至少有五里地。
两个团,至少有两个团的兵力!米哈伊洛维奇紧张了,他的第一反应是从正在激战的战场上抽掉兵力来阻截。
“他们逃跑了――”随着俄军调兵回防,激烈的战场上四下响起有人逃跑的俄语,这是战前每一位中国骑兵都学习过的俄语。
俄军从战场撤出部队是真的,但他们的目的是去阻击偷袭的中国骑兵。但激战中的俄军哪里搞的清楚,他们看到的只是有其它部队朝后方跑去。
难道真的有人逃跑?战场中的士兵一但分心,就无心作战,而这带来的就是中国人看上去更猛的攻击,一时间俄军落了下风。然后就真的出现了逃兵……
“回去,回到位置上。”俄军督战队想以杀人来威慑,但他也分不清这些从军阵中脱离的士兵是逃兵还是受命回防的士兵。
俄国后军出现了混乱,随后向前蔓延,当顶在最前面的俄军开始驳马回撤之后,俄军开始彻底混乱起来。
“跟随我――”孛儿只斤高举马刀一马当先的冲出去。(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