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零年代当绿茶长嫂

第22节

“校长, 我想把这篇文章投到报社去,您觉得能成吗?”宋绵思岔开话题, 询问道。
“能成,这肯定能成。”白校长说道:“报社不收那才是脑子糊涂了。这样吧, 我刚好认识几个报社的朋友, 你要是相信我,这文章我帮你投了。”
“我自然相信校长。”宋绵思点头说道。
这事交给白校长办,就彻底稳了。
宋绵思想了想又道:“校长, 不过我打算还给人民日报投这篇文章,不知道会不会有问题?”
人民日报?
老师们精神都有些恍惚了。
白校长更是惊得半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张了张嘴,老半天后才说道:“没问题。要是你真的能被人民日报选中,校长我请你吃饭。”
宋绵思笑了笑,没当真。
次日,宋绵思就跑去邮电局把文章投到人民日报几个大报社去。
她没打算真的能在所有的大报上刊登出来,毕竟大报纸面对的是全国的投稿,其中更是不乏名家,和地方报纸是不同的。
宋绵思想,只要有一个全国性报纸能刊登出来,便也值得了。
孙菊和许炼钢等人还帮忙贴邮票写地址,忙前忙后,他们脸上的笑容是止不住,毕竟他们也看过宋绵思在文章里面是怎么夸赞他们的。
文章投递出去后,宋绵思就没去搭理过这件事了。
她要忙着准备考试,宋绵思对这次期末考试期望很高,她这几个月没少苦读,自己估摸着比上辈子自己的水平应该是高了不少,就是不知道成绩能到什么程度。
如果成绩可以,宋绵思打算申请回家自学。
因为在学校的内容她已经都掌握了,接下来她要忙别的事情,比如说挣钱。
她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可是白校长为了这件事却是在周末的时候专门跑到市区去。
他和湘省日报报社的一个老记者以前认识,打过交道。
为了宋绵思文章,白校长就专门登门拜访。
那老记者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等把白校长送走后,他随意打开信封看了眼里面的信,瞥见题目时,嗤笑了一声——一封迟迟不到的信,这是什么东西,真以为什么文章都能上报纸了。
老记者随手把信封丢在抽屉里,就把这事给忘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宋绵思都要把这件事给忘了的时候,突然这天刚上完课,陈梦冉就拿着一份报纸跑进教室里来,对宋绵思道:“棉思,你文章上报纸了!”
宋绵思和其他人都愣了愣。
有人惊讶地问道:“老师,什么报纸啊?”
“人民日报!”陈梦冉连忙摊开手上的报纸,人民日报四个字格外清楚,众人哗然一片,看向宋绵思的眼神都带着崇拜。
这人民日报可是国家最高级的报纸,要是谁的文章能上这报纸,那能吹一辈子了。
众人簇拥着宋绵思围到陈梦冉身旁。
宋绵思的那篇文章《一封迟迟不到的信》就在副刊上,虽然是副刊,可得看看是什么报纸的副刊,像《人民日报》这种国家级别的报纸,正刊都是给社会新闻和政府政策的,能上副刊就很牛逼了。
宋绵思瞧见自己的名字时还有些恍惚。
即便说给那么多大报投稿了,可她并没有想过自己能上人民日报,这会子,宋绵思心里头都有些激动了。
“棉思,你可真是给咱们学校争光了。”同学们叽叽喳喳说道。
宋绵思笑了下,而后说道:“你们太夸奖我了,我看我只是一时运气好。”
她自己估摸她的文章并没有高到这种程度,之所以能够上人民日报,恐怕是因为这篇文章刚好切中了个痛点——军人家属。
尤其是那些牺牲了的军人家属。
那些为国牺牲的军人为国家付出生命,可他们的家属却未必个个都能受到照顾,孤儿寡母的烈士家属不少日子都过得很是艰难。虽然说未必会沦落到无家可住,可也没什么好日子。
宋绵思的这篇文章刚好就写出了军人家属的辛苦之处,又描写了干部、学校和邮电局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的过程,可以说是又红又专。
这篇文章不上日报,谁上?
“这篇文章写得可真是不错,这个作者像是咱们这个地方的。”湘省日报办公处,几个老记者正围在一起,品评这篇文笔辛辣又深入社会痛处的文章。
蔡建设刚回来,听见这番话便随口问了句:“你们说什么呢?什么文章?”
“我们在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一封迟迟不到的信,好家伙,这篇文章写得真够不赖的。”同事欣赏地说道。
蔡建设脑袋里嗡地一下,前阵子才瞧见过的文章名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
“给我瞧瞧。”他连忙起身,拿过报纸。
蔡建设抱着一丝侥幸的心里,可在看见文章里县城一中四个字时,他再也不能蒙骗自己了。
竟然真的是老白那天送来的文章。
“老蔡,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怎么了?”同事间他脸色不对,连忙关心道。
“这篇文章前阵子刚有人送到我手上。”蔡建设苦着脸,心头沮丧地说道。
“那你怎么不拿来报社?”同事们都愣住了。
这么好的文章,还藏着掖着干什么。
“我,我以为那篇文章不怎么样。”蔡建设只觉得嘴里发苦,他就是一时疏忽没放心上,没想到这池小也有金龙,这文章都好到能上人民日报了。
众人顿时觉得无语。
不怎么样?
这可是上了人民日报的文章。
人民日报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就只能是蔡建设了。
湘省日报的这出小波折,宋绵思是一点儿也不清楚,她这天特地买了三份报纸带回去,一份顺路的时候送给了邮电局。
邮电局都懵住了。
“人民日报?”孙菊下巴都快掉到地上去了。
“对啊,就是人民日报。”宋绵思说道:“孙姐,这份报纸我留在这里了,你们拿着看,我还得回家。”
“行,你走吧,路上小心点儿。”孙菊茫然说道。
等宋绵思一走,所有人一下子都围了上来,凑到孙菊旁边,“真上报纸了,天哪,孙姐,小许,这回你们可是全国闻名了!”
孙菊和许炼钢两个人脸上都快笑开了花。
“队长,队长在家吗?”宋绵思站在门口,往院子里喊了几声。
林保家探出头来,看见是她,露出个笑容,“贺成媳妇,你咋来了?”
“我给您送报纸来了。”宋绵思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那篇文章上报纸了。”
“真的啊,让我看看。”林保家喜出望外,他本来看这么多天都没动静,以为这事是吹了,没想到今天就刊登出来了。
林保家接过报纸后,扫了一眼,他愣了愣,抬起头错愕地看向宋绵思:“贺成媳妇,不是,这是人民日报啊?”
“啥人民日报?”林爱国捧着碗从堂屋里走出来,扒拉了几口饭后随口问道。
“就是人民日报,我的文章就在这一面,您瞧瞧。”宋绵思帮他把报纸翻了个面,林保家被这消息砸得呆若木鸡,愣愣地将视线落在报纸上,在看见上面的文章时,惊喜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妈啊,你的文章真上人民日报了?”林爱国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这声音不小,洪秀在里头听见连忙走出来,“在哪儿呢?给我也瞧瞧。”
“在这里,妈,你快看这上面还有你和爹的名字呢!”林爱国兴奋不已地说道。
洪秀凑上前来,她别的字都不认识,就认得自己的名字,在看见上面真有自己的名字时,洪秀嘴巴张大,半晌都没合上,“这,这我和你爹真上人民日报了?”
“报纸上白纸黑字,还能有假!”林爱国心里头突然对他爹妈生出了无穷的羡慕出来,这多少人一辈子都未必能上一回人民日报,他爹妈竟然都能上去。
林爱国即便是亲儿子,心里头也酸得很。
要是他的名字能上人民日报,那姑娘们瞧见他不得多崇拜他啊。
林爱国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贺成媳妇这么能耐,当初他就算不要脸,也得求贺成媳妇帮忙把自己的名字添加上去。
林保家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他竖起大拇指对宋绵思道:“贺成媳妇,你是这个,叔真是服了你了。”
“叔,您就别说笑了。这报纸我就留给你们看,时候不早了,我也要回家了。”宋绵思笑眯眯说道,她转身刚要走,洪秀连忙喊道:“先等等。”
洪秀跑进厨房,愣是拿了半只鸡出来塞给了宋绵思,“今天早上我们家刚杀了鸡,这半只你拿回去添个菜。”
“这怎么好?洪婶,您自家留着吃吧。”宋绵思立即推拒。
“你就拿去,我们家不缺这鸡肉吃,厨房里还有呢。”洪秀不由分说硬是塞到了宋绵思手里,“这可是老母鸡,拿来炖汤倍香。”
“这?”宋绵思哭笑不得。
“你就拿去吧,要是不拿就见外了。”林保家故意板起脸来。
宋绵思这才收下,她心里头有些不好意思,林保家一家对他们的帮助实在太大了,以前帮了他们不少忙,现在又给鸡,她盘算着等以后有机会得好好报答他们。
瞧见宋绵思骑着自行车走了,林保家感叹道:“没想到贺成媳妇这么有本事。这要是个男娃,我都想让她到大队里来帮忙了。”
“女娃怎么了?”洪秀哼了一声,“我看,人家小姑娘比男娃有本事得多呢。你儿子就是个男娃,也没见他文章上人民日报啊。”
林爱国冷不丁中了亲妈一刀,是哭笑不得。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宋绵思的确是个有本事的。
“行了,别说了,这报纸咱们找个东西装起来,就摆在堂屋正中间,回头别人来了也都能瞧见。”洪秀喜滋滋地看着报纸,说道。
她像是想起什么,对林爱国问道:“对了,儿子这人民日报是哪里的报纸啊?”
林爱国无语了,感情他妈刚才那么兴奋都还不知道人民日报的底细呢。
“这是全国性的报纸,全国老百姓都能看见。”
洪秀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气,她看着报纸的眼神简直在发光,“这么说,全中国都知道我洪秀了。”
林爱国唇角抽了抽,虽然有些夸张,但好像也没错。
洪秀顿时不得了,连饭也不吃,就拉着林保家去其他人家里宣传这件好事了。
宋绵思到家时,家里饭菜都做得差不多了,林糖现在放学早,一回来就和林贺功两人准备做饭,等瞧见宋绵思时,两人愣住了,“嫂子,你这是哪里来的鸡?”
“洪婶给的。”宋绵思瞧了下饭桌,桌上做了玉米面馒头,还有几样咸菜:“咱们今晚上就先别吃鸡了,明天再吃。”
“成,那我拿去厨房里放着。”林糖说道,伸出手接过宋绵思手里的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